小学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生活自理能力:
能灵活使用餐具。
能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
能遵守用餐礼仪,如不边吃边说话或乱丢食物残渣等。
能整理服装、仪容,以及餐后擦嘴巴、漱口、洗手等。
能穿脱衣服、袜子、鞋子及整理衣物,例如放、摺、叠、挂。
能使用蹲、坐马桶・
能遵守如厕礼节及卫生习惯,如敲门、擦拭、冲水、洗手。
能以自己的词汇,清楚发音来表达生活需求。

2、自我表达能力:
能以动作、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来帮助陈述。
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并表达是否听懂。
能理解较为冗长或复杂的应对语句。

3、情绪行为表现:
能适度纡解情绪,能表达喜、怒、哀、乐。
能表达适当的社会行为,避免不当的退缩或攻击行为。
能跟别人和谐互动沟通。

4、家长为孩子入学前所做的其他教育准备
备妥子女各项资料,拜访学校、老师。
询问学校、老师相关学习及配合方式。
教导子女认识学校环境及教室方位。
教导子女在校园中行的安全知能与技巧。
教导子女熟悉教室内的饰置、动线及座位。
教导子女辨识自己上学常需携带的文具、用品。
5、入小学前健康检查的意义:
进入小学前的健康检查、发展评估以及相关医学建议,有助于让家长、学校老师或健康照护人员(如学校护士)了解学生入学后,在学习上可能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个人需求。例如,部分心脏病、气喘、糖尿病、肾脏病或其他特定疾病的学生上体育课时,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
身心障碍的学生在学习环境的适应以及整体学习障碍的克服上,可能需要更多的协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59
阅读量:189
阅读量:154
阅读量:32
阅读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