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乌镇旅游攻略(超详细)
1、 就在这座桥上文对英说,我看到过你工作时的样子,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的工作是一种创造,不像我的,我的是弥补。
这座桥,我一直以为栏杆是铁的,自己走上去,摸一下,原来是木头的。

2、 太平桥也是特意在重温似水年华时记下了它的名字,英第一次重返乌镇就是在这座桥上遇见从上海回来的文,我以为,这次见不到你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以为……曾经一度沦陷在这幅场景中朦胧的美好,太喜欢他们在太平桥上的偶遇了,站在他们曾经提着行李对视的地方感慨万千。
3、 英跳格子的地方,可惜,拍不到晚上的。远远的应该是观音蓬桥,也是文介绍给英的,只不过剧中的观音蓬桥是有顶的现在看却没有所以并不十分确定,只记得英坐在桥上对文说起,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再回去,并且在走的时候都要请那里的人吃饭,难怪,齐叔叔让文去赴英的饭局,文不去。
1、 在我的对面,就是翰林府第,只不过,现在已经不经营住宿了,改成了饭店。中午在翰林府第吃了顿饭我一上楼,就直奔英的房间而去服务员很诧异地跟在我们后面,不停地说,那是大包厢,两个人还是坐这边的小包厢吧。。。巧的是,这个小包厢居然正对着英的房间,我撇下朋友独自点单,带着一点紧张,更多的是向往,慢慢走进那个房间。这个房间,发生过太多事,留下太多文和英的气息。。。

2、 这时候的小镇最美,好像是……梦境立在窗前的英,猛然回头,原来,真的有人能与自己心意相通。补几张房间照片,原谅我对窗户的情有独钟,因为房间实在被改得不成样子,都是饭店的大圆桌和椅子,只有这窗户,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知道你会来,我知道你知道。
这次英换了个房间,可惜我找了半天没找到这间,可能后来改造过。。。
3、 晴耕雨读,居然没有开放,不能进去真是一大遗憾。。。只能在门口拍拍照,看着眼前的木门,真有夜间撬锁翻进去的冲动。。。
1、 酒坊,还吃了酒酿,酒坊有免费的白酒品尝,话说白酒真心不好喝,太辣。
染坊,由于没有东栅的门票,进不去,不过话说我也不是很想进去,因为染坊开放的时间段,总是游客不断,完全找不到当初英和文告别的意境,我买了一块印染的蓝布送给自己,留作纪念吧。


2、 香山堂,文和英曾在这里大醉,在那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乌镇。香山堂过来一点,就是逢源双桥了木头窗格后,是文和英深情对视的眼眸还是欲说还休的惆怅。。。曾经,文和英一起在这里看落日,英述说着心中的不安与矛盾,文一语动人:我知道你的痛苦,就像知道我自己的一样。 曾经,文一个人在这里徘徊煎熬,焦急地等待是折磨人的,英,你为什么没有如约回来,你现在在哪里。
3、 黄昏 落日 逢源双桥
"其实,黑夜与白天的交替真的很短暂,一切都若隐若现的,只有用心人,才可以体会,如果世上只有夜与昼,黑暗与光明,你将失去中间最丰富的层次,也会失去一些快乐,所以,要勇敢地面对,才能得到这快乐,也许,勇敢和快乐就是一体的,我希望你勇敢而且快乐。"
文的这番话,竟然抹平了英一直以来的阴影,这是爱情的力量么.
英在房间接到雄的电话,文默默退出来,英跟着追过来的那条路,这是清晨五六点拍的,前一天中午路过这里,人多得简直挤不动,毫不夸张地说,快被挤下水。。。
在乌镇的最后一天,日出,水乡古镇的日出还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英第一次 踏上乌镇的土地,酷酷地下车,走到兴华桥上,镜头顺着河流推向远处,特别喜欢这时的配乐,太合拍了,我们是中午离开乌镇的,离开时经过这座桥人特别多,没法拍全景,拥挤的人潮下的乌镇不是我喜欢的,清晨和深夜的乌镇才是我所爱还有黄昏和落日。
拍到这些没有人的照片真不容易必须早起,7:30以后游客就陆续进来宁静的小镇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















1、 说一下我们自己的行程,作为游玩攻略吧:第一天:中午出发,下午两点多到达乌镇,自驾去西栅,随处逛逛,乌镇老邮局,寄明信片,似水年华红酒坊,我等你 奶茶,21:00左右,去东栅,夜游东栅。
第二天:清晨游东栅,拍照,8:00后回住处吃早饭,稍息,继续游东栅,不过此时,已是人声鼎沸,中午在翰林府第用餐,拍照,下午休息。傍晚游览逢源双桥,为了拍下逢源双桥的黄昏,而且此时,游人渐稀,之后出东栅景区,在乌镇大街上随处逛在景区外用餐,混到十点多,回景区,深夜的东栅真是美妙。
第三天:清晨早起,继续出去拍照,8:00后吃早饭,休息,兴华桥将东栅一分为二,一边规划为景区,另一边不收费,中午出景区,到不收费的那边逛了逛,也不错,就是人忒多,吃完午餐后,开车返回,行程结束。
ps:在东栅游览,个人认为只有两个时间段:深夜——凌晨,还有黄昏。7:30后游客陆续进来,8:00后就有导游的大喇叭在那制造噪音了,根本没法玩。但17:00以后,游客渐渐就少了,小镇慢慢又归于平静。所以一定要避开游客。我们在乌镇这两天,真的是起早又贪黑,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夜里一两点才回去。不过中间有游客的时间,大部分我们都在休息的,除了想看看酒坊、逢源双桥等限时开放的景点,那必须得硬着头皮挤在人潮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