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1、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有效阅读呢?要让孩子真正喜欢阅读,最重要的原则是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的要求。我们经常在图书馆看到家长替孩子选书,不外乎是一些教育机构的推荐书籍,而这些书很大一部分孩子不一定喜欢,即便他读了也一定不会从中去思考。我认为如果你的孩子还处在喜欢看漫画的阶段,你完全可以允许他读一些漫画,然后再搭配相关的文字书籍。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替孩子选,应该是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替他把把关,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2、第二是很多孩子做不到的,很多还只是“看”书,而没有做到“读”,为什么我们在学校要读课文,如果只是靠眼睛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是囫囵吞枣,如果能够读出来,印象会更为深刻,起到眼观口动耳听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平时看书时,如果碰上孩子喜欢的书,一定要鼓励孩子读出来,长期坚持,阅读效果会大大提高。

3、上小学以后,尤其是孩子摆脱注音读物后,孩子已经逐步有能力读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刚开始孩子可能不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生入浅出的慢慢帮孩子领悟文章的美感和含义,这个过程一定不能急,因为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孩子的理解都大相径庭,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一步步引导。

4、鼓励孩子写自己感兴趣的读后感,这一步可以说既是阅读的方法又是阅读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从阅读影响到写作能力。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每读一篇文章就写一篇读后感,这不现实也没有效果。我的做法是,如果偶尔孩子主动对你说他很喜欢一篇文章,你可以鼓励他把当时的想法写下来,千万不要告诉他要怎么写,怎样写才对,这时候应该给他全部的自由度,可以去想象,只要记录他想记录的,哪怕是天马行空,毫无逻辑,不论好坏都要给予鼓励,适当点评即可。我相信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与在学校的作文会大不相同,这才是孩子的真性情,家长一定会从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5、让孩子喜欢阅读,最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来看待,家长的作用只是提供帮助和引导,适当筛选,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