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有哪些分类

2025-10-10 17:26:00

1、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

2、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

3、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脑瘫有哪些分类

1、痉挛型:

1、患者的某些肌肉会变得十分僵硬,影响活动,是因大脑负责自主运动的区域受损所致。

2、半身麻痹:身体单侧上下肢受影响。绝大多数患儿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多少都会能独立行走。但是部分患儿会伴有较为严重的癫痫和智力障碍。

3、下肢麻痹:双腿有明显的影响,手部影响较轻。伴有斜视,癫痫的较为多见。语言障碍轻微,甚至没有语言障碍。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4、三肢麻痹:通常双脚及一只手受影响。会伴有跟下肢麻痹及四肢麻痹患儿类似的各种障碍。

5、四肢麻痹:四肢都受影响,严重可能无法行走及坐立。会伴有癫痫,语言障碍及智力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各种障碍。但是一个患儿中不一定都出现全部症状表现。

脑瘫有哪些分类

2、手足徐动型:

1、无法控制四肢与全身的不由自主而不协调的肌肉活动,由于肌肉张力大幅而不断变化,不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姿势,无法完成有协调,有规律的动作。运动范围和速度控制能力差。精神紧张时这些症状会更为明显,安静时会减少,睡觉时就会消失。

2、由于控制全身动作统合协调,使肌肉张力平衡的“大脑基底神经节”受损。面部肌肉也受到肌肉张力的大幅变动而不断变化的干扰。由此这些患者的脸上往往带着一副“怪脸”所以他们很容易被人误会一个“智障人”。但是绝大多数的患者智力正常,甚至优秀。 此外,这些面部肌肉的不协调还会引起严重语言障碍(口语表达)和咀嚼吞咽困难。这些患者中成年后也流口水的比较多见。

脑瘫有哪些分类

3、颤震型:

身体有颤抖的情况,缺乏平衡及协调身体的能力。运动范围控制缺佳,往往他们步子过大,步伐蹒跚,由此经常摔跤。用手精细动作笨拙,说话口气缺乏抑扬,速度偏慢。常伴有轻微智力障碍。

脑瘫有哪些分类

4、弛缓型(低张型):

与痉挛型相反,患者的肌肉张力较常人低,表现乏力。这往往是婴幼儿期脑性麻痹患儿的一过性症状表现。再过一段时间,绝大多数的患儿会转为徐动型等其他类型症状表现。

走路时容易跌倒。严重可能无法行走及坐立,就连抬头也有困难。

5、混合型

痉挛型 + 徐动型

痉挛型 + 颤震型

低张型 + 颤震型 等,同时可见2种以上症状表现的称为混合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86
  • 阅读量:126
  • 阅读量:154
  • 阅读量:98
  • 阅读量:6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