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如何
由于对离婚时发生财产纠纷的事情见得太多了,很多人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纠纷,都主张在婚前对婚前的个人财产或者婚后的财产做一个约定。虽然这样的约定看起来似乎会对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样的协议也未尝没有好处,何况这样的协议是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当事人是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状况另行决定是否要继续执行协议中的约定的。那么,这样的协议究竟该怎么拟定呢?请看下文。
一、怎么订立婚前财产协议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旦发生纠纷,书面凭证是最好的证据,比较容易解决。而婚前财产协议应该由夫妻双方在婚前自由拟定,一般应包括如下各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
(二)婚前财产的描述及价值确认,必要时应开列清单;
(三)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及是否附带债务等问题;
(四)婚前财产的婚后孳息和自然增值的核算;
(五)婚前财产婚后处分产生的收益归属;
(六)婚前财产的管理、使用、维修、保护等原则;
(七)约定书生效的条件等;
(八)双方签字、指印及见证;
(九)约定书的签订时间。
为了更好地保障夫妻的合法权益,增加婚前财产协议的权威性,有利于婚前财产纠纷的解决,夫妻在拟定完毕书面的婚前财产约定后,最好及时去公证处办理公证。
二、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如何
很多人会对婚前财产约定的法律效力产生疑问,那么婚前对财产的约定有效吗?法律承认婚前财产约定吗?
作为一种协议,很多人认为协议必须经过公证才有效。事实上,对于这些协议,公证只能证明签署协议的当事人,是在公证员面前签订的,而实际上公证对于这种基于双方真实意愿达成的协议书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
也就是说,夫妻就婚前财产作出约定的协议书只要夫妻之间协商一致签字之后即可生效,公证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来保障实施。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归属于某一方,也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归属于双方。总之,只要是夫妻双方自愿的情况下作出的婚前财产约定,法律都会承认其合法性,婚前财产约定就是有效的。
以上是为您提供的婚前财产协议拟定的大致内容,具体内容还需要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约定,如果在拟定的过程中存在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或者不太明白该领域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您可以咨询一些婚姻家庭方面的律师,这样问题就会得到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