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详解

2025-09-25 18:55:38

1、理解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下列情况不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3.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4.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 

5.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详解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12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12

              =原价×年折旧率÷12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即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

4.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详解

4、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用期间(损耗与法律)或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3.预计净残值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扣除减值准备后金额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折旧常用分录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上面会计分录的借方,企业根据实际业务选用科目,贷方为累计折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