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孙权主公怎样善用?
1、【孙权】
制衡——出牌阶段,你可以弃置任意数量的牌,然后摸取等量的牌。每回合限用一次。
救援——主公技,锁定技,(其他)“吴”势力角色在你濒死状态下对你使用【桃】时,你额外回复1点体力。

2、孙权做主胜率高的原因:
3、 2.孙权的制衡技能决不只是把差的无用的牌换出去那么简单,如果只是这么用孙权,那发挥不了这个武将最大的能力。制衡也不仅仅是加强防守,关键时候博桃博+1马,或者关键时候博武器,博杀博决斗增强进攻这么简单。制衡应该是本方战略战术的有力促进者,这里有必要解释下何谓战略战术,当我讲到三国杀的战略时,一般可理解为本方集火战略,或者本方进攻防守战略。举个例子,本方队伍中可能有专门负责输出的武将(一般为吕布,貂蝉等等),也有专门负责后期的(华佗,孙尚香等等),也有厚积而后爆发的(孙尚香,黄月英等等),由此,这个时候对己方重点武将的保护,对对方重点武将的集火等等都可视之为战略,而战术的例子:可以是迅猛的进攻(不顾已方手牌数),也可以是集小胜而大胜逐步积累优势。很多游戏进程中,经常看到双方(暂且认为内奸是主公方)处于僵持状态,举个例子,僵持在华佗的生死上,一方集火华佗,一方保护,几个轮回过去华佗还是一血,一手牌,此时华佗的生死成为双方胜负的关键点。孙权的制衡能在关键时候置换关键牌打破均衡或者逆转趋势,当然其他武将也可以,比如孙尚香或郭嘉或黄月英的突然爆发破解僵局,或者反败为胜,但是孙权的更为主动。三国杀这个游戏好玩的原因之一,就是足够复杂,战场形式瞬息万变,我们打80分,可能摸完牌就大概知道此副牌能不能赢,因此少了很多乐趣。但三国杀不是,很多时候一个决定,一次出牌可能就葬送了好局,没有绝对能赢的出牌,但是有更好或者赢的概率最大的出牌。(顺便提一下,在少数情况下,摸完武将,表完身份,看看武将组合就知道99.99%不可战胜。)因此三国杀这个游戏对玩家来说很多时候需要权衡,很多人左思考右思考是有原因的(顺便提一下,我特别喜欢那些打得又快又好的玩家,比如我自己,呵呵)。而孙权的武将技能就叫做制衡!真正体现了这个游戏的精髓。孙权虽然没有抽牌分牌技能,但是如果制衡用得好,具有很高的控制战局的能力和独一无二的主动把握机会的能力。
4、 3.孙权的配合也不是想想中那么弱,虽然比不上刘备,曹操那么常用,但关键时候能起关键作用,救援的一血两桃在特定情况下还有特定配合。比如孙权和小乔,小乔在手里握有桃和其他红桃的时候,可以天香给孙权,不仅让其摸很多牌,还可以加两血,赚大发了。比如孙权下家是一家吴国的忠臣,一血的孙权可以开五谷,并将桃留给下家。网上广为流传的孙权与周瑜的一桃三血也可以视为经典。孙权和刘备的配合更是天下无双,多么切合历史!
5、孙权该如何制衡
6、 前面定义了什么是好牌,现在谈谈如何置换,那我手里一把好牌,确实是好牌,但还有更需要更关键的牌,比如我要对对方一血但距离不够需要的反贼进行一到两滴输出,一举消灭一个,但我手里又有桃,等着救我方一血的武将,改如何?一般来说,我会做一个简单的估算,这需要你记住一副牌有多少桃,多少酒,多少杀,多少各类锦囊,装备,已经出过的牌和牌堆剩下的牌来估算一下摸到你需要的牌的概率,因此孙权的技能是容易理解容易上手的,但玩得好又最挑战难度的。见过许多人玩孙权很小心翼翼,只置换一些暂时很没用的牌,比如闪电,五谷,多余的装备之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需要杀的时候总是捏着一张杀不肯置换,拜托,知道一副牌有多少张杀吗,最不缺的杀,一把牌(三张牌或以上)撒下去,还怕没杀(当然,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没有,但是建议你那天不要玩三国杀去买彩票),而如果你不撒,你就少了一个置换的机会。当你血量较多,对方也没有集火你的时候,桃也是差不多的道理,虽然不多,但你暂时并不需要。因此我玩孙权的时候,喜欢大把大把地扔牌,大把大把地摸牌,绝不仅仅是爽,酷,表演(当然,感觉的确很爽,而且谁不喜欢表演呢?不是吗,这也是我喜欢玩孙权的一个原因),这是战战略战术的需要。我可以玩华佗,牺牲个人进攻欲望,为队友服务,也可以玩孙权,成为队中进攻核心和战略战术的推进者,最重要是为了胜利。
7、 几个制衡的小技巧值得一提:摆下装备,等于多持有手牌。永不用一张装备替换另一张装备,很多人扔掉一把刀换另外一把刀,多浪费啊,我也常犯这种错误,哎呀,心疼,平白无故损失一张牌,应该先置换掉,然后摆下另一张装备。铁索连环不要急着换,先重置,再置换,这样等于多一次机会。无中生有先用掉,再置换。大部分情况下,先置换,再出牌,除非可以十足把握杀死一个反贼拿三张牌。白银狮子是好东西,置换可以加一血。另外一个就是上手+1马,第一个回合,博+1吗能起到很好的战略作用,如果有,我一般摆下,再置换,如果没有,除了八卦阵之外的所有牌(无中生有先用掉)全部置换,哪怕是桃,其实这里的核心原则就是主公一上来尽可能应该防守。而主公上来摆下+1马的好处是,第一回合判断身份的链条失效(基本上,主公下家搞主公认为是反贼,不搞认为是内奸或者忠臣,下下家则根据下家的决策来行动,以此类推身份)。明身份对反贼来说十分重要,反贼最重要的是齐心协力,在判断好身份以后,制定战略,一起集火主公或者忠臣,身份不明的话,后面的反贼就很难做出决策,结果在前几个轮回乱作一团,甚至陷入互相残杀,这种局面主公最开心,虽然可能导致忠臣也伤血,但是己方至少主公是满血满手牌,而且对孙权来说,可以在前几个回合完成很多置换,摆下装备,做好战术准备。在乱局之下,主公根本不需要过于出击,平衡好每个人的血量和实力就可以了。局面乱对反贼不好的原因还在于忠臣的信息量是大于主公的,因为主公的身份是明的,忠臣(尤其是六人局)知道自己的队友是谁,反贼不知道。一开始玩三国杀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装,喜欢让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初期玩家甚至出现主公手刃忠臣的情况,但如果玩久了,就不要对反贼装忠去赢得胜利抱以任何幻想了。反贼的战略就应该是迅速表明身份,迅速通过出牌来阐明自己的意图,判断队友出牌来取得一致,形成统一策略。而孙权的+1马就是去拖延时间,破坏反贼抱团的战略目的。
8、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