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工作(下乡)的形式、内容、流程有哪些?
1、1、开展执法类工作(县局为主)
在县级各机关,很多部门都是属于执法单位,譬如管理烟花爆竹的安监局、管理商业的市场管理局等 。
2、2、与乡镇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乡镇为主)
而有时针对特定任务,比如安全生产大检查、涉农项目执法、土·地·规划执法等事宜,乡镇政府会请求县级执法部门予以配合。
1、1、要明确具体的执法区域
一般而言,县级执法机关(简称县局)执法区域均为“本县”;而乡镇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具备的执法资格(包括派·出·所,部分为县局委托执法)执法区域限于本乡镇辖区。
2、2、安排好执法人员、车辆、设备
每次下乡执法,具备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必须在2人以上,至少要1部执法用车(多数为越野车)。另外还要有若干辅助人员(包括司机、执法协助人员),很多单位还有专门的执法仪·器,比如执法记·录·仪器,照相机、摄·影机、录·音·笔等。
3、3、确定参与执法的单位
一般下乡执法的工作都要由2个以上的单位共同完成(也就是联合执法),一个单位单独执法往往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4、4、准备相应的执法文书、证件
每次执法工作必须由具备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操办,执法过程中要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出具盖有单·位公章的执法文书,否则就不合··法。
5、5、执法过程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普遍认为,执法过程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必·依,不可任意更改法定的流程。
一般执法流程为(个人总结的,并非权··威规定,仅供参考): 联系当事人 --> 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出示执法证 -->阐明执法措施 --> 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 决定是否采取现场处置措施(包括强··制措施、暂扣物品) --> 现场制作执法文书 --> 当事人签字 --> 执法结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9
阅读量:147
阅读量:104
阅读量:80
阅读量: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