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做科研
1、了解项目背景
(如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12月28日通过废止xx制度的决定,决定自28日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延续半个多世纪的xx制度正式废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最大的问题是目前的xx为何而存在要搞清楚,适用xx地步的人群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群,总是要处理的。而直接交给社区矫正也不对。)
2、研究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
(这部分主要是分析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分析本项目的优势,得出本项目确有存在必要性;展现具体项目框架,分析项目的具体可行性)
3、项目的理论来源
(如1、提出:18世纪末,德国学者克莱茵最初在刑事法学中提出xx概念;2、
发展:“一元主义”与“二元主义”的争论以及单行制;3、反思和再发展:(1)xxx法治化;(2)xxxx的立法更多地关注于对被处分者的改善,以助其回归社会,而不仅单纯对其进行隔离。)
理论做支撑更有说服力

4、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
次部分包括: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的创新点;项目人员分工;项目优势等)

5、最后是展现项目的成果
根据专业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成果,文科的学生一般是选择发论文或者实践报告。

6、工作分期:(如
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负责联系指导老师及实地考察机构负责人,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有序进行。项目参与人1和项目参与人2则负责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所需信息,保证后续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中期调查工作:主要是由三位成员共同进行实地考察,另外也可采取分头行动的方式或者是电话访问、网络渠道沟通等等方式进行;
后期整理研究工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由项目参与人1整理实地考察的数据和相关信息、绘制图表,项目参与人2整理理论信息并结合实地考察的资料分析最优理论方案,项目负责人则负责后期所有信息的筛选和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