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监测是什么工作?

2025-09-24 21:34:05

1、国家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 12763.3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气象观测

 

GB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

 

GB 17108 海洋功能区划分技术导则

 

GB 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 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

2、海洋行业标准

HYT069-2005 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1、赤潮监测的总目标是为了及时准确了解赤潮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轻和避免有害藻华对海水养殖、捕捞渔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的损害,防止和减轻海洋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为赤潮的预测、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服务。

 

2、赤潮监测目标一般分为两大类:

 

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监测:包括贝类资源;鱼类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管理监测;

 

海洋环境质量管理监测:包括娱乐水体和底质质量管理、对自然生态系与公共健康的保护的管理监测;

1、观测项目:赤潮位置与范围、可视性采样、色、味、嗅、漂浮物;

 

2、水文气象要素:海表水温、水色、透明度、盐度、海况、海流流速、流向、日照、光衰减率、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天气现象、雨量、河流径流量;

 

3、生物学要素:浮游植物(赤潮藻类)种类及数量、底栖微藻(赤潮藻类)种类及数量、其他赤潮生物(纤毛虫类等)、底泥孢囊、浮游动物种类及数量、底栖生物(养殖生物)种类及数量、叶绿素a、异养细菌总数;

 

4、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失忆性贝毒(ASP)、西加鱼毒素(CFP);

 

5、水化学要素:pH盐度、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油类、铁、锰、海水中维生素B1、海水中维生素B12;

1、海洋赤潮监测(预警)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依据监测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可对下列章节及内容适当增减。

 

前言、 监测方案、监测内容与检测分析、分析与评价;

2、跟踪监测、 赤潮灾害(显性)评估、赤潮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监测监视数据报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