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发脾气、咬人、抓人、踢人的解决方法
1、每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家孩子不爱吃饭,要怎么搞啊?
我家孩子在学校常常打其他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止她这种行为呢?
我家孩子出去看到什么东西就要买,不买就又哭又闹,怎么办才好?......

2、了解宝宝发怒的诱因
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发展心理学专家贝里·布雷泽尔顿教授专为孩子咬人这件事,做了长篇幅的详细心理解析,并指出几个关键的点:
“咬人者”“被咬者”的父母,都一样不好过;
咬人行为让人感觉是种野蛮而低级的动物攻击方式;
咬人是种沟通方式,咬人和被咬的孩子都需要被安抚;
刚融入集体的孩子是攻击行为的高发期;
父母需要跳出自身童年阴影才能更好帮助孩子。
简单概括就是:无论孩子的行为表达恰当与否,都是与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
3、如何能够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呢?
不管是哭闹、发脾气、不睡觉、啃咬妈妈、抓人、揪头发……这些让我们熟悉又心烦的折腾套路,都是婴儿的愤怒和攻击行为,目的是为了确定妈妈是否包容和接纳自己。
如果爸妈们无条件包容这种攻击行为,以充满爱意的照料回应,孩子就会感到放心,攻击行为就逐渐减少,并不存在大多数人担心所谓的“惯坏了孩子”。
其实在跟孩子沟通中,我们表达的越直白,这件事就会变得简单。
同时孩子在表达情绪和攻击状态的时候,会特别敏感关注父母的反应,并且学习父母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这是孩子能否管控自己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如何在攻击性过强和攻击性太弱之间取得平衡。
发脾气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内驱力,不存在对错,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帮助孩子控制、调整、疏导和管理这种力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37
阅读量:86
阅读量:56
阅读量:116
阅读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