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根:胡萝卜以肉质根为食用器官,主根发达,可深入土层2米以下,主要根群分布在20~90厘米的土层内。较耐旱。肉质根表面光滑,其形态、大小及颜色等因品种而异。

2、茎:胡萝卜茎营养生长期短缩,叶丛生。生殖生长期抽生出繁茂的花茎,主花茎可达1.5米以上,花茎的分枝能力极强,茎节粗大而坚硬。
3、叶:胡萝卜叶为根出叶,叶柄较长,羽状全裂,绿色,密生茸毛,耐旱。
4、花:胡萝卜为复伞形花序,每株有小花上千朵。完全花,白色或淡黄色,虫媒花。
5、果实和种子:胡萝卜果实为双悬果,果实扁椭圆形,外皮革质,纵棱上密生刺毛,成熟时分裂为二,但易粘结在一起不易分开,造成播种困难。另外,刺毛也影响吸水,使种子发芽出苗慢而不匀,故播种前应搓去刺毛,将种子分成单个。种胚很小,部分种子无胚或胚发育不良,因此胡萝卜种子的正常发芽率只有70%左右。
1、温度:胡萝卜的耐热及耐寒能力均强于萝卜,生产上可比萝卜提早播种和延迟收获。幼苗能短期忍耐零下3~5℃的低温,还可较长时间忍耐27℃以上的高温。叶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5℃,肉质根适宜在白天18~23℃、夜间13~18℃的环境中膨大生长。
胡萝卜为绿体春化型植株,当植株达到一定大小后,在1~3℃条件下经60~80天通过春化阶段。但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2、光照:胡萝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导致叶片狭小细弱,尤其在肉质根膨大期,密度过大,或遮阴会造成减产,降低品质。胡萝卜为长日照作物,在光照14小时以上才能发育。
3、水分:胡萝卜极耐旱。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80%。但也要求较湿润的土壤,才能获得高产优质。
4、土壤及营养:胡萝卜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易发生杈根、裂根、烂根等。适宜的pH值为5~8。胡萝卜需N、K肥较多,但N肥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徒长,特别在缺K时,表现更甚。
1、栽培季节与制度:胡萝卜在北方均作夏秋季节一茬栽培。一般可用晒茬地,有前茬的在6月之前要倒出茬。

2、整地施肥:胡萝卜的选地整地是一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要选择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草荒,前茬没有种过白菜、萝卜等蔬菜的地块。一般在秋季进行深翻20~30厘米,整平耙细,立春打垄。
胡萝卜需肥多,生长期间一般以基肥为主,所以应在整地的同时每平方米施入乾农商城万稼能重茬根腐2~3公斤,加施适量的K、P肥。
3、播种
1、播期:播期应根据品种生育期和上市时期来确定。生育期长的(120天)要适当早播种,可在6月中旬。生育期短的,可在6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上市的要适当早播,冬贮的可适当晚些。
2、种子处理:胡萝卜以果实为播种材料,其上有刺毛,为了保证播种均匀,利于接土吸水,在播前要搓去种子上的刺毛,并使两粒分开,然后箕皮净筛好。
为了加快发芽出苗,可在播前用温水浸种5~6小时,捞出装在布袋沥水10小时后,种子凉爽不粘在一块便可播种。也可进行(20~25℃)催芽播种。
3、播种方法:胡萝卜在北方均为行垄作(一垄双行),常用条播,按13~20厘米的行距开深3厘米的浅沟,点入种子后覆土镇压。每平方米播种量1~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