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的工程管理

2025-11-18 19:36:27

     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大量兴起,它的建设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由于大量的建设人才都是由做住宅转过来,会将一些做住宅的成功经验借鉴到做商业地产上来,一些广谱的经验可能会有正向作用,但更多的经验是会制约商业项目的发展。

     在住宅工程中,由于高周转,必然会出现抢工期的阶段,在工期面前,大量的资源投入,工程每天一个样,进度是突飞猛进,从拿地到示范区开放,我们公司一般都是8个月。但做商业综合体,从开工到开业,我们公司用了整整36个月。虽然开业后整体营运还不错,但从我个人而言,工期和质量等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现在复盘我们公司这个商业综合体项目,我自己做了60多页的PPT,仍能不足以总结那么多的经验教训。从启动市场调研,进行产品定位开始,我们公司对这24万方的产品组合就在纠结,沿着做住宅的思路,在规划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可以立即变现的产品,成为了首选。于是,二幢高层,一幢超高层,就分别定位为loft和soho类住宅和办公产品,但实际南通市场上对loft河soho接受程度并不高,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整,调整一部分为养老产品。无论工期,还是成本,代价都是巨大的。而商业街和mall要整体持有,经济测算有很难过,主力店招商也很困难。

    产品研究透了,设计、成本、工程和招商一定要紧密配合,有任何重大信息,招商都要及时反馈给地产条线的各个部门。比如超市招商困难,导致超市面积变小,这将导致防火分区、机电给排水、强弱电、暖通、消防设备等必须全盘调整。步行街一二楼原计划是零售,配置了中央空调,但未配置餐饮条件,当招商需要餐饮布置到一二楼时,商管必须第一时间将需求传达到地产条线,所有的预埋预留将会有时间重新优化布置。像万达院线在这方面配合的就很好,任何信息,及时沟通,并限时给予答复。决策的效率才是最大的效率,而各条线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则是最大的失策,对公司是最大的损失。

     商业综合体本身就随着招商的情况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工程管理更要做到预测预判,减少返工拆改。这点建议多看看万达的一些资料,万达在吃过一些苦头后,做了许多有益的总结和沉淀,他们的每个参数和流程,包括对节点的严控,都是经验教训后宝贵的财富。在商业的机电参数取值方面,万达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数据,暖通、照明、消防、弱电综合等方面,包括对商业项目的操盘思路,万达无疑走在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前沿。

     每家单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企业架构,来进行项目的操盘,但还是有共性的东西可以通用,工程条线是项目的龙头,需要有全局观,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范围内的节点牢牢控制。商业项目每个动作都是关键节点,从拿地到开业全部都是关键节点,哪一个节点执行不到位,都要吃尽苦头。从这个角度出发,万达执行力强也是迫不得已,在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下,谁都想打一份性价比高的工,但做商业综合体项目,只要参与其中,不到开业,你没有一天不要绷紧神经往前冲,否则到点交卷就是扯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