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近视是指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引起近视的病因
一部分是因为眼球变长,视网膜后移,平行光聚焦在视网膜前。
一部分是因为长期处于看近的状态,调节痉挛,使晶状体长期处于高屈光度的状态。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一些先天或是外伤的原因,造成角膜或晶状体的异常。
近视的症状
1、视觉障碍:远视力减退,但近视力正常。看远处目标是眯眼。
2、出现视疲劳。
3、眼位偏斜: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
4、引起弱视:为儿童期的近视影响视觉发育所致。
5、眼球改变:眼球前后径增加,眼球较突出,高度近视者明显。眼轴的变化一般限于赤道部以后。
6、眼底改变:低、中度的近视一般无变化,高度近视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
7、屈光检查呈近视屈光状态。
近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近视的治疗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一般由医生根据近视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
1.光学矫正
(1)配戴框架眼镜:原则是选用使患者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数凹镜片。合并外斜视者应全部矫正。
(2)配戴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的优点是对成像放大率影响较小,视野较大,不影响外观。透气性好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3)角膜塑型术(OK)治疗镜:应用非球面逆转技术而特殊设计的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压迫角膜中央视区,使角膜中央曲率变小,从而使角膜屈光力降低,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并可在摘镜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作用,但无防止近视发展的作用。
二、手术疗法:
(1)角膜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环植人术等。
(2)眼内屈光手术,如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等。
(3)巩膜屈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适应于高度近视的发病初期,期望巩膜加固阻止近视眼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78
阅读量:137
阅读量:38
阅读量:78
阅读量: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