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室内的雾霾,pm2.5污染
1、清华大学发布过一份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其表示,此报告为国内首份关注室内PM2.5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在两个半月时间内,调研组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覆盖全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此次调查的室内场所包括办公环境、居住环境、公共环境,但不包括地铁等流动环境。
据统计,现在人们70%至90%时间处于室内,对室外空气质量,人们可以通过肉眼观测雾霾强度、网络获取PM2.5官方监测值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然而,对于室内PM2.5浓度,无法进行直观的能见度判断,加之室内环境差异性较大,专业PM2.5检测设备庞大昂贵,难以进行普遍实时的监测,造成人们一直缺乏对室内PM2.5污染程度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研究。据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目前都没有室内PM2.5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1、调研结果显示,在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8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且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室内空气均处于污染状态,即PM2.5大于75微克/立方米。
根据采集数据计算,志愿者日均面对的PM2.5总量为每小时2018.6微克/立方米,一个人每天吸入肺中的污染物潜在总量累计达到787.3微克,其中室内PM2.5的吸入量占每日总量的8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天当中有大约20小时是在室内,只有4小时在室外。”张林说,室内的PM2.5吸入量是室外的4倍。
调研结果显示,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家中有很多污染源,如烹饪、吸烟等,而办公室通常有中央空调,这对降低PM2.5浓度有很大帮助。而在同一栋楼中,17层以上的楼层,室内PM2.5等级更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空气质量则相对更好。这主要是因为高空层的大气流动性更好,主干道则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

1、污染物浓度在高度上的垂直分布,一定程度取决于气象条件。在静稳条件下,近地面由于受到扬尘等影响,污染物浓度确实较高。总体而言,在距离地面约800米的混合层内,PM2.5浓度比较均匀。而混合层内,约300米左右是个分界点,300米以下稍高,300米以上稍低。
室内和室外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该报告显示,在调研期间,三分之一时间内室内处于污染等级,彭应登说,三分之一时间处于污染等级的结论,应该有个前提条件,比如外部空气质量差、室内不开窗通风、室内人居活动多等等。总体而言,室内外环境相对比较均匀。如果长期不通风,加上室内比较高的人居活动水平,污染物确实容易累积。

1、使用合适的空气净化设备
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生态级负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态级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具有主动式净化和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态负氧离子生成技术”还可以将与负离子结合的颗粒污染物吸附收集,提高净化效率。巧合的是负离子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而布朗运动本身就是消除微小粉尘物的有效方法,负离子结合飘尘后促进飘尘布朗运动而消除飘尘,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负离子沉淀。
负离子主动式净化,完全颠覆了普通空气净化机被动吸附的净化方式。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是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而且空气净化区域有限,仅对空气净化机附近的小块区域有效。负离子主动式净化采用自然因子负离子主动出击的方式,利用负离子本身具有的除尘降尘、灭菌解毒的特性来对室内空气进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