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2025-10-20 08:44:12

本文对2015~2017年江西南昌中考物理卷中几道带“坑”的题目进行讲解。

2015年第19题(1)第一空

题目:

如下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_____。

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解析:

看到这题时要注意一下,因为平时同学们拿到的托盘天平,最大称重的量大多都是和砝码盒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而这道题中,托盘天平的铭牌上显示该仪器最大称重的量是200g,而砝码盒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为:100+50+20+20+10+5=205g≠200g,这时我们就要以托盘天平铭牌上标注的数值为准。

(一般托盘天平铭牌上标注的最大称重的量就等于砝码盒内所有砝码的总质量,这样出题只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

答:

0~200g

(记得不要忘记写沃涛著单位态爹)

总结:

要想做好此类题目,理解相关知识点铲摸非常关键,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要多注意一些细微之处。

2016年第7题

题目: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下图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

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3F)

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解析:

1、首先,从图中可以看出:物重由三股绳子承担,钩码升高的高度为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有用功W有用=GH,总功W总=Fs=F×3H=3FH;故A错、B对。

2、因为使用滑轮组要克服动滑轮重、绳重,还要克服摩擦等,会做不少的额外功,即有用功小于总功,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故C对。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3FH=G/(3F);故D对。

综上:B、C、D正确

答:

BCD

总结:

做此类用滑轮组提重物有关的题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认真看图,明确相关数据。

如看完图后就应知道承担物重的绳的股数、钩码上升的高度、做的有用功和总功等。

这道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在图中把A、B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标出来,为2H,而概念不清的同学就会把它当作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进而用它去求拉力所做的功。其实不然,这个数据只是用来迷惑考生的,因为从图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动滑轮上有3股绳子,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即3H,而非图中标注的2H。

由此,同学们在今后做题时要注意题目中所给条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的概念,判断该条件是否有用、是否能用。

2016年第12题第一空

题目: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正在使用测电笔辨别正常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火线与零线,此时测电笔氖管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解析:

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到要检测的导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使测电笔的笔尖在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从图中可以看出,插座是正常放置的(即是正放的),而测电笔的笔尖接触的也是插座右孔里的火线,但是要注意的是,测电笔使用时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否则不工作,而图中人手就没有接触到测电笔的笔尾金属体,所以即使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到火线了,氖管也不发光。

答:

不发光

总结:

这道题考察的是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而使用测电笔时要特别注意:可以不像书上那样握笔,但人手一定要接触到笔尾金属体。

另外,三孔插座的左孔里是零线,右孔里是火线,上孔里是地线。但这只是正放的情况,如果插座反过来放,那么上方的两孔中,左孔里就是火线,右孔里就是零线,一定不能弄反了。

2017年第15题

题目:

如下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解析:

首先由题干可知木块正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木块受到了某对平衡力的作用。

接着对4个选项逐一分析:

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是斜向上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会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2、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中受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中受力物体是木块,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会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

3、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水平面和木块上,且满足二力相等(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力方向相反、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对。

4、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中,受力物体都是弹簧测力计,所以不会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

答:

C

总结:

受力分析在初中物理中并不是重点,而在高中却是一个重难点,所以在初中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时,一定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扣住细节,掌握好分析物体受力的简单的方法,不光为做好做对题,更为高中做铺垫。

这道题很巧,把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常见的水平方向改为斜向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的方向也会改成斜向上。这样一来,就有几个力不会是一对平衡力,概念不清的同学就会误选A。

此类题目主要需注意:

若要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要满足二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数值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若要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要满足二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数值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差别很细微,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紧扣两者的概念,仔细辨别。

2017年第24题第五空

题目:

实验过程中,若小明将滑片P移到了如图所示位置,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

2015~2017年南昌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了电阻丝外的绝缘漆上,这时滑动变阻器是断路的,而又因为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此时电路是断路的,即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为0A。

答:

0A

总结:

这道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电阻丝外的绝缘漆上了,这时电路是断路的,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但做题的同学若思维定势,以为这就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从而用I=U/R计算电流,这就是错误的。所以做此类题目时观察清楚图中所给的条件是关键。

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中很容易做错的一道题:(反射)角=(入射)角。一定不能把写成“入射角=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二者是因果关系,不能倒置。

本文内容均由本人独立完成,谢绝转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