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

2025-10-14 11:48:35

1、【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1.环境

    幼儿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了陌生的环境。

2.人际关系

    幼儿离开最亲密的父母,班级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是陌生的。

3.生活习惯

    ①很多小朋友在家里的生活作息没有固定的时间,到了幼儿园各个环节都有固定的时间。

    ②不少幼儿家长喜欢事事包办代替,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到了幼儿园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动手做。

    ③不少幼儿在家里挑食剩饭的情况比较严重,幼儿园的食谱不会因为某一个幼儿的喜好而改变。

4.家长态度

    家长面临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焦虑的情绪有所外露,被幼儿察觉到,幼儿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些家长曾对孩子说过“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类似这样的话,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这种压力在幼儿初次入园这个关键时期爆发了出来。

2、【教师角度】

    1.老师可以提前一周获得家长联系方式,以打电话、加群等方式,告知家长一些注意事项,让家长和幼儿都有心理准备。

    2.幼儿入园前提前熟悉每个幼儿的信息,对比照片了解每个幼儿叫什么名字,以免入园后遇到问题无从下手。

    例如:某个孩子擅自脱离集体活动,老师不用急急地叫“那个小朋友不要乱走”,可以直接点到他的名字。

    3.准备好玩具、绘本或与食堂沟通好,准备一些小零食,为幼儿安排好丰富的活动,如:讲故事、玩玩具、做游戏、吃小零食等。

    特别是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老师可以平时多积累一些,对组织幼儿很有帮助。

    如果老师提前没有准备,当孩子们入园之后,很有可能出现大量消极等待时间,更加引起孩子的焦虑情绪,老师看到哭闹的孩子会去安抚,但是无法一下安抚太多孩子,一个个安抚也是不现实的,情况通常是“这边按下,那边起来”,如果安排好了各项活动,就会有一些适应力较好的孩子安静下来,即便还有一些哭泣的幼儿,他们也会一边哭一边跟着活动,完全不配合的幼儿是少数,这时如果有配班教师,可以悄悄逐一安抚他们。

    5.准备一些毛绒玩具或抱枕,可以提供给哭闹现象严重的幼儿,让他们用怀抱玩具的方式缓解情绪。

    6.虽然幼儿园是有规矩的,但幼儿刚刚入园各方面都不适应,老师可以降低一下标准,例如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允许他不吃,先帮助孩子度过焦虑期,再逐渐树立规则。

    7.老师也是普通人,面对一屋子哭闹的幼儿,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又要进行各个环节的活动,难免会有情绪,但是最好不要呵斥孩子,否则孩子只会更加焦虑,哭闹现象愈演愈烈。

3、【家长角度】 

    1.提前告知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尽量与幼儿园要求一致,以免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2.信任老师,送完就走。

    很多家长比幼儿焦虑期还要长,看到孩子在教室哭泣,家长就在教室外哭泣,说什么舍不得走,甚至还要把孩子带回家去,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孩子由于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迫切地希望家长把自己带走,家长越是观望,他们哭得越是起劲儿,家长离开之后,他们的情绪就会有所好转。

    3.每天接完幼儿回家与幼儿聊一聊在幼儿园喜欢的事,帮助幼儿强化快乐的记忆,淡化不愉快的记忆。

    4.家长千万不要在日常随意威胁幼儿,诸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语言,这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并且觉得幼儿园一定是个可怕的地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