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内控管理解决方案
1、 管理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企业通过集团化规模效应展示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集团企业组织机构、产品或服务跨度大,集团管理存在较大困难及风险。电力企业基建期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专业众多、涉及单位及人员多、资源密集等特点,容易导致管理中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共享、工程投资情况无法得到及时反映,工程完工后,竣工结算迟迟无法完成。因此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管理平台,将繁多、复杂的信息进行集中、快速地处理,使信息变得更清晰、透明,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适用的信息。
方案简介
系统提供多组织、多项目支持,多个项目可以并行进行,适合于电力企业集团和单个企业应用。系统提供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前期费用管理、项目概算管理、投资与资金计划管理、招标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需求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工程结算、收付款管理、报销管理、竣工决算、工程转资。
典型应用
基建管控信息管理系统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提供了用户急需的业务功能。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电力企业建设期的业务信息管理,达到建设管理、日常办公的自动化、网络化。通过融入项目的工程管理流程和实践,对工程基建期的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和综合的处理,为电力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适用的信息。实现全面的电力工程项目计划、工程、人财物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开发电力工程项目的生产力资源、信息资源,以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某热电厂工程建设两台30万千瓦亚临界燃煤热电机组,总投资28. 40亿元,建设周期2010年-2012年。该热电厂引进了远光基建财务内控体系,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对象,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平台,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实现了基建财务管理与基建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日常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融合。
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贯穿全流程,改善了基建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固化了控制流程、权限,明确了控制责任,提高了信息沟通效率;实现了对基建业务管理风险的动态跟踪,从多方位、多角度监控基建管理业务,保证了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地,大大地提高了内控实施效果。
系统能够实时归概,实现了用户可随时从系统中了解到合同投资完成情况,而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一大堆零散的资料中手工统计,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度。
系统通过合同台账功能,用户可随时调出任一合同及与合同相关联的信息;实现了业务数据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有效地减少重复录入的现象,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及时性、准确性。
系统使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同步,保障了业务与财务的账账相符。通过存货成本台账查询,使相关人员随时查看库存成本,了解库存资金占用情况,并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在后期业务中作出调整。大大地降低了库存积压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