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

2025-09-27 23:54:32

一般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然后通过对其变形转换,形成遇特殊数列(等比或等差)或具有某种方法使用特点的形式,在选择适合的求和方法。

方法/步骤

公式法(适用于等比和等差数列)

这是非常常规的方法,只要先判断出数列是否为等比和等差数列就可以套公式进行计算了。一般来说这也不算难题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

错位相减法(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和等差等比相乘的数列)

这个方法不推荐大家死背公式,建议大家可以做几道运用此方法的题去熟悉它,这个公式原理是将公式乘以一个数之后将它与原式(求和式子)相减,形成一个用规律可循的式子,从而求和。

下面是一道例题,供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

分组求和(适用于将一个式子拆开后有等差或等比产生的数列)

遇到这种式子时,我们将他拆开,然后分别求和即可

裂项相消(适用于分时形式的通项公式)

我们可以把一项拆成两个或多个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后进行累加,之后我们就可以消除中间的许多项。

下图为最常见的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

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一般步骤如下: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个一般较少考,可作为拓展去学习。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道例题:

求证:

1×2×3×4 + 2×3×4×5 + 3×4×5×6 + .…… + n(n+1)(n+2)(n+3) = [n(n+1)(n+2)(n+3)(n+4)]/5

证明:

当n=1时,有:

1×2×3×4 = 24 = 2×3×4×5/5

假设命题在n=k时成立,于是:

1×2x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k+1)(k+2)(k+3)(k+4)]/5

则当n=k+1时有:

1×2×3×4 + 2×3×4×5 + 3×4×5×6 + …… + (k+1)(k+2)(k+3)(k+4)

= 1×2×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1)(k+2)(k+3)(k+4)

= [k(k+1)(k+2)(k+3)(k+4)]/5 + (k+1)(k+2)(k+3)(k+4)

= (k+1)(k+2)(k+3)(k+4)*(k/5 +1)

= [(k+1)(k+2)(k+3)(k+4)(k+5)]/5

即n=k+1时原等式仍然成立

所以,归纳得证

方法基本上就是这些,但是仅靠知道还是不够的,一定要进行练习,这样才能熟练使用。

注意事项

最后进行一下检验,以确保求和的准确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