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的艺术

2025-11-21 08:53:42

1、医学的艺术,其实是医学家的艺术。

因为在世人眼里,医学是一门好手艺。

医学能延缓,甚至阻止死亡的脚步,它拯救病中的黎民,它还能养家赡亲,更有另一重深入的理解,它是医学家手头的艺术活。

医学水准的高低,评判的标准最终不在书本知识的莫测高深,也不在各种诊疗仪表板的神秘闪烁,而在医家心思的细密与睿智,手头功夫的独到与娴熟,前者是思维的艺术,后者是指尖的艺术,它是脱离知识体系而依附于医家的实践和技巧的个体发挥,也与他的职业训练、学术经验、综合素质、身心禀赋息息相关。

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的成功是以临床医学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的。

现代医学已经放弃了“Medical Art”的概念,宁可将医学看作纯粹的科学或技术。如今在发达国家的医学人文学领域及临床医学界,对于这种现代的共识却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从医学知识的进化历程看,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去艺术化”的科学醇化的历史。西方实验医学的兴起,使得基础医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借助高精理化设备对形态学、功能、代谢的描述与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一系列受控的、功能的、镜像的、客观的、标准化的生理、病理、药理指标体系逐渐建立与完备,临床诊疗也日益规范化、系统化了,由此便大大限制了传统医学的“艺术”空间,逐步形成了科学化的“尸体医学”,并失去“弹性”,变得刻板起来。如今,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那点“医学的艺术”只是一种重复操作造就的“娴熟”,缺乏任意挥洒、肆意创新的自由与潇洒了。

在许多科学家的眼里,科学的至高境界是艺术化的科学。

为什么要成为艺术的科学,理由并不曲折。首先还是因为医学是人学,不是机器的医学,诊疗过程的诗化、艺术化不止是职业理想,也是人性的暖流奔涌的地方,为的是医患(主客体)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超越技术的冷漠,将生命的舟楫摇入情感依依、情谊浓浓的“外婆桥”。

是不是艺术家部落里流行的散漫、不正经、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奇怪念头(如“外科治疗内科化,内科治疗外科化”),歪歪肠子、花花心思都应该彻底洗刷干净,才能在独自的领域里修成正果呢?

大不然,苏霍金的观点是科学与艺术之间“既遥远,又相近”,尤其在创造的天地里,科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道路,都意味着亲近灵感,都必须同混乱作斗争。

医学作为艺术的关键在于理解疾病和理解病人。

对于临床一线、科研一线的手艺人来说,一个“艺术的医学”在召唤,不是催生技术操持的出神入化,就是激发创造力的喷薄而出。

    对于肿瘤的治疗,艺术化与客观疗效的统一才是“艺术的医学”的最好体现。而实现的途径是肿瘤的舒适医疗,其主要内容为:

1. 选取最小创伤化、合理、有效的最适方案进行肿瘤控制;

2. 缓解因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措施所致的各种症状和并发症;

    3. 达到和维持躯体、情感、精神、职业和社会行为能力的最佳状态,减轻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延长生存。

    肿瘤舒适医疗的主要目标为:

1. 精准的治疗措施;

2. 舒适的治疗经历;

3. 明确的治疗效果;

4. 更长的生存时间;

5. 良好的生活质量。

学科发展的现实水平制约了肿瘤治疗的总体效果,立足现实,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邓运宗主任提出并实施了中西医结合肿瘤舒适医疗,开启了中晚期肿瘤治疗的新理念、新实践,取得良好的临床获益。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74
  • 阅读量:70
  • 阅读量:153
  • 阅读量:160
  • 阅读量:6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