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问题
1、(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职教特色
职业院校之所以能够吸引企业,就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职业性”,但目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往往弱化了这个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未能凸显出其特性,缺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校企文化的融合规划和设计。在职业院校的校园建设、制度建设、校企文化资源的整合及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缺乏整体设计理念,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特色,培养的职业技术人员只有职业技能没有职业素养,毕业生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
2、(二)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很多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来说,基本具备了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从其自身发展看,这些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在学校没有接受职业素养的相关培训,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能力不够,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只是单纯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能力素质的提升,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没有做到水乳交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
3、(三)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不强
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而往往轻视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少,校企文化建设融合没有载体,深层次的文体活动无法展开,文化建设与学生技能培养剥离脱轨,校企文化建设缺少规划性和系统性。这些薄弱环节都极大制约了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并行发展,使职业院校的发展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4、(四)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现代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最为看重的是其是否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的长足发展。但现代职业学院的学生很多都缺乏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差、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怕吃苦、缺少诚信等。这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学生的择业与就业上,这些缺点明显成为阻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绊脚石,是学生择业难的主要因素。东柏育创校企合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