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米粉,避免踩坑

2025-11-23 13:53:25

1、给宝宝吃自制米粉

由于母乳中含铁量很低,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长到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几乎消耗完,需要额外补充铁。7-12个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宝宝在4个月后小剂量补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补充高铁配方的营养米粉可以给宝宝更全面的营养,自制的米粉一般铁含量较低,不适合宝宝生长发育需求。

2、用开水冲米粉 

不少品牌的米粉包装上都会写冲泡的温度。有的家长说明也不看,就用开水来冲泡,结果发现难以冲开,同时也可能会导致米粉性状改变,影响营养吸收。冲调米粉的水温太高,米粉中的营养容易流失;水温太低,米粉不溶解,混杂在一起会结块,小宝宝吃了会消化不良。比较合适的水温是七十度左右摄氏度,一般家庭使用的饮水机里的热水,泡米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添加了益生菌的米粉,冲调温度不宜超过40-50度。

3、太稠或太稀

不少爸妈希望给孩子更多营养,所以把米粉冲很稠,像橡皮泥一样黏黏糊糊地贴在碗底。另一种是担心孩子消化不了,给米粉冲过稀,像汤一样,这两种都不好。这里建议家长参考包装上比例冲调,冲好了的米粉,理想状态应该是倾斜容器时,米粉能够缓慢流动比较好。

4、在米粉中加糖、盐、酱油……

有的家长觉得米粉太清淡,担心宝宝不愿意吃,就加各种调味料,却不知道此时宝宝的口味本来就该以清淡为主。加调料不仅对宝宝毫无好处,也容易让宝宝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5、顿顿吃米粉

别把米粉当成宝宝的主食,甚至喧宾夺主,取代了奶的地位。在最初,家长可以只加一两口米粉,逐步进展到用米粉替代1餐,等宝宝适应了再逐渐添加其他辅食。但1岁前,宝宝的主要食物仍然是奶。

6、不给孩子加其他辅食

其实米粉只是过渡,宝宝适应后,一定要及时添加其他食物,除了菜糊、烂面条等软烂的糊状食物,也要给宝宝一些自己能用手抓着吃的手指食物,训练宝宝咀嚼和自主进餐的能力。待宝宝长牙后,要给宝宝一些磨牙的食物啃,对宝宝口腔肌肉的训练,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

7、用奶瓶给宝宝吃米糊

有的妈妈觉得奶瓶给宝宝喂米糊,宝宝会更容易接受。先不提会不会堵奶嘴的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些家长都会给奶嘴剪个洞),用奶瓶装米粉,首先不利于米粉和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混合,影响消化;其次也不利于宝宝口腔运动能力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