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素材转化为我们的思想?
1、作者积累的素材来自《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一文,文章记述了茄涛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几代人在玉麦放牧守边的故事,原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客观地叙述故事。而作者又是如何叙述故事的呢?改变原文的叙述视角,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我”,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捕板掩,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为主线,重点叙述“我”对央宗的访谈,借央宗阿爸的话,揭示守护的番盆意义。“我阿爸说,玉麦是祖宗留下的土地,要好好守护。”“阿爸还说,玉麦是祖国的领土,守住了玉麦,就是守住了祖国的领土。”
1、基于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几代人在玉麦放牧守边的故事背景,剪辑创作,侧重叙述央宗及其阿爸、儿子、孙子一家四代人坚守,而作者积累的素材姐姐卓嘎在玉麦生活、成长、守护的故事大多裁剪掉了。
1、央宗孙子即索郎顿珠的儿子的出生,原材料是没有这个情节的,这是作者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想象的情节。这样的安排为守护故事凭空添加上浪漫的尾巴,守护的职责代代传承,升华了文章主旨。
1、首先,占有素材,解决“材料”的问题,这个需要我们去积累,去阅读,去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还要留心其他学科中,是不是也有故事可以放到你的作文中。
2、其次,根据题意,寻找材料与题意的关联点,确定立意。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只有找到材料与题意之间的关联,我们才好下笔。找到了关联点还不够,我们要对材料进行加工,如何加工?常用的方法有几个,第一,在内容上做删减,根据你的立意来决定删什么,留什么;第二,做人称的转换,哪种人称利于我们讲好这个故事,就用哪种;第三,可以适当虚构情节,发挥想象,当然,这也要符合立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63
阅读量:85
阅读量:43
阅读量:121
阅读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