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2025-09-25 05:06:35

1、确立的背景:

1、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反对君主专制

3、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4、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传播、影响

高考历史——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2、确立和发展过程

1、奠定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

(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2)影响:否定了君权神授,从法律上确立“议会主权”原则,确立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初步确立)

高考历史——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3、2、正式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经过:枢密院(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内阁(国王直辖最高行政机构)——乔治一世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18世纪中叶形成并逐步完善

(2)结果:议会权力扩大,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3)内阁跟议会的关系

A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解散内阁,同时内阁也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

(4)内阁跟国王的关系

A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B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高考历史——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高考历史——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4、3、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扩大政治权利

(2)内容:A重新分配选区和议席;

           B放宽选民的选举资格;

(3)影响:A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5、4、不断强化——内阁专横(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表现:A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取得了一部分的立法权、立法提案权、财政权

B首相和内阁加强对议会的控制

6、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2、议会权力至上,内阁对议会负责,

3、内阁权力不断膨胀。(掌握行政大权,内阁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领导者)

4、选举权扩大

7、影响

1、对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道路,避免专制独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世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