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养老机构的内部控制?
1、标准性
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明确标准。在具体执行内控工作时,以标准制度为基础,不得随意变更内容。同时,要明确各部门及工作岗位职责,促使各项内控工作落实到位。

2、协调性
要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各项指标相互协调,保证体系的统一性、连续性及完整性。这样在具体执行内控工作的过程中才方便调整,并有利于降低成本。

3、预见性
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具备预见性,能够事先预测风险,并涵盖完整的风险应急预案,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4、可行性
在养老机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保证体系与行业、市场宏观环境及发展形势相契合,也要符合养老机构自身特点。在体系构建之前,需要充分分析机构实际运营状态、入住老人需求、人力资源积累、机构财务等。

1、转变公立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推进公立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立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灵活多样,不应该是单一的。公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在保证公立养老机构国有产权性质不改变的前提下,公立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实可以是多样化的。

1、探索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价格机制,是推进公立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放开价格管制,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自我造血能力,让公办养老机构在市场大环境的历练下,积蓄可持续发展能力。

1、从社会层面分析,公立养老机构以公办公营模式为主,需要在国家、地区各层面都相应出台了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1、从需求层面分析,我国公立养老机构同时存在“一床难求”和“一人难求”的双重困境。需要满足就是资源配置高于老年人基本需要和资源配置低于老年人多样化需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52
阅读量:71
阅读量:176
阅读量:116
阅读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