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2025-11-07 08:02:03

1、第一步 请耐心阅读下面的中考题 思考你怎么指导学生突破?

 (本题满分10分)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某社区鼓励居民到社区阅览室借阅图书,并统计每年的借阅人数和图书借阅总量(单位:本).该阅览室在2014年图书借阅总量是7500本,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是10800本.

(1)求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2)已知2016年该社区居民借阅图书人数有1350人,预计2017年达到1440人.如果2016年至2017年图书借阅总量的增长率不低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那么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比2016年增长a %,求a的值至少是多少?

解:(1)设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    7500(1+x)^2=10800

     解得        x1=0.2, x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社区从2014年至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根据题意,得

2016年居民人均图书借阅量为:10800÷1350=8(本).

2017年居民人均图书借阅量不低于:10800(1+20%)÷1440>=9(本). 

∴8(1+a%)>= 9.

解得  a>=  12.5        

答:a的值至少应为12.5.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2、第二步 第一问的不当讲解方法

[不当的讲解方法]

读题: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某社区鼓励居民到社区阅览室借阅图书,并统计每年的借阅人数和图书借阅总量(单位:本).该阅览室在2014年图书借阅总量是7500本,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是10800本.

(1)求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讲答案]

解:(1)设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    7500(1+x)^2=10800

     解得        x1=0.2, x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社区从2014年至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不当的原因]

1,这是讲答案,不是教方法:从头到尾讲,会一条不可能得一片的.建议讲解多用分析法.

2,没有将难点突破.学生的难点是什么没有针对性.人教亦教,怎么会有优异的成绩呢?建议到学生身边问一下,他们是什么造成他们不得分.

[错因]

1.不知道为何教.

2.不知道如何教.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3、第一问的推荐讲解方法:分析法.用问题导学的形式展开的分析法

第一步:读题

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某社区鼓励居民到社区阅览室借阅图书,并统计每年的借阅人数和图书借阅总量(单位:本).该阅览室在2014年图书借阅总量是7500本,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是10800本.

(1)求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几个个自问自答的问题学会分析应用题

1,本题说了什么?图书借阅问题

2,这一个问题有哪些构成:总量,人数(人数与第一问无关)

3,  有哪些已知量:7500,10800

 4, 有哪些未知量:年平均增长率X.还有2015年的借阅总量(这一个未知数是难点)

5,你计划用哪一个条件列等式?为什么?平均增长率!因为平均二字,说明2014到2015的率=2015到2016的率

(对比你自己,你是这样细致的教的么?)

第三步:进行解题示范

解:(1)设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设2015年的 图书借阅总量为y本.

根据题意,得    7500(1+x)=y

                        y(1+x)=10800

     消去Y得  7500(1+x)^2=10800

     解得        x1=0.2, x2=-2.2(不合题意,舍去)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4、对比第一问的不当教法与推荐教法

推荐教法的目标不同,目标为教会一条题得一组题.

推荐教法的特点:低坡度.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5、那么,第二问怎么教得当一些呢?

   我们的观点是一样的:先自问自答几个问题,然后设两个未知数.

  (2)已知2016年该社区居民借阅图书人数有1350人,预计2017年达到1440人.如果2016年至2017年图书借阅总量的增长率不低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那么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比2016年增长a %,求a的值至少是多少?

自问自答:

1.本题说了什么事?说了人口增长了,要求保持平均增长率,那么借阅量最少多少的问题.

2,上面这个事由什么事构成:

两个率20%与a%的两个事.

3,已知什么量?7500,10800,1350 1440 20%,a%

4,有哪些未知量?

2016年的人均借阅量Y.

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Z

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比2016年增长a %

5.你计划用什么条件列不等式?

 不低于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6、解题示范:

设2016年的人均借阅量Y,

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Z

则y=10800÷1350=8(本).

z=10800(1+20%)÷1440=9(本). 

a%>= (z-y)/y.

解得  a>=  12.5        

答:a的值至少应为12.5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7、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问是一个子母题,因为相关的量少,也仅有两个未知数,所以你用一元一次方程组来指导学生解题,难度不高的.但第二问就完全不同了.要理清题意,用简洁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来分析,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再次强烈推荐:中考应用题建议二元来解来分析.

  如果数学的什么问题,欢迎提问有问必答.

教研员突破中考的应用题的经验:子母题,设二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