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传播的四大预防措施

2025-10-08 06:36:15

1、1、孕妇患乙型肝炎后,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胎盘有损伤时)传播给胎儿,发生率约为10%。

2、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经产道分娩时,将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的概率为9%;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吞人大量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水、羊水及阴道分泌物等,或婴儿皮肤黏膜损伤后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均可导致感染。

3、3、母乳喂养而引起感染者,多见于乳汁中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或乳头皲裂,血液混入乳汁中,使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增加,从而传染给婴儿。

1、(1)给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注射,以后1个月、6个月时各注射1次,共3针,每次剂量为10微克。其阻断效果可达80%~90%,免疫力可持续3~5年,3~5年后应加强注射。

2、(2)给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后可阻止或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脏。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半个月之内再注射200国际单位,然后在其1、3、7个月龄时各注射乙肝疫苗100国际单位。

3、(3)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2周后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1、3、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

4、(4)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及1、3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于出生3个月、6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疫苗1针。由于乳汁不是传播乙肝的主要途径,其危险性小于血液传播,因此,如果婴儿注射了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