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怎么预防?
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早,胎儿期已经开始,对视神经损害严重。并且,视神经损害早期是可逆的,晚期就不可逆转。因为先天性青光眼的药物疗效多不满意,所以,本病一旦确诊,往往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流行病学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占先天性青光眼的50%~55%,国外统计患病率为0.008%中国患病率为0.002%~0.0038%。新生儿中先天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1/万Duke Elder发现在一般眼病患者中,先天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占0.01%~0.04%,而在盲人中占2%~15%此型青光眼以男性多见,根据近10年中国的病例报告,514例病人中男性375例(72.95%)女性139例(27.05%),男女之比为2.7∶1,欧美男女之比为3∶2。
有10%~12%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有家族史,而大多数属于散发。关于遗传方式有几种学说: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学说
以Francois为代表。家族成员发病者以同胞为多,同代发病率(包括患者本人在内)为25.5%。用Just-Weinberg矫正公式算出的矫正同代发病率为9.8%,外显率为40%。同时患者的亲代常有近亲通婚史(8.1%)。这些都说明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少数家庭有连续传代史,这可以用患者与杂合子通婚,子代50%呈现疾病的“假显性遗传”来解释。如按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在总人口中发病率为0.008%计算,人群中杂合子为2.8%(假定外显率为40%)。所以患者与外表正常者通婚,约有1/36的机会与杂合子通婚;倘与近亲婚配,则遇到杂合子的机会更大Francois认为患者父母近亲婚配率超过8%。
2.多因子学说
是由Fraser、Merin等提出。因为先天性青光眼两性发病率不等,男性多于女性同代发病率又明显低于预期的隐性遗传的发病率。亲代发病率与子代相近。再加上双生子调查,同卵双生子发生先天性青光眼的一致率低于1.0。这些都支持多因子遗传。

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怎么预防?
①怀孕妇女应注意孕期卫生保健,防止病毒感染,以免诱发本病。
②家长注意对儿童的观察,发现眼球异常增大,伴有畏光、流泪等,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原因。
③对于较大儿童,主诉视物不清,诊断为屈光不正但视力矫正不佳者,除考虑弱视外,应注意检查眼底排除本病。
④对于近视儿童,近视度数加深速度异常者,也应注意检查眼底、眼压、视野检查,以尽早发现早期先天性青光眼。

注意事项
3岁以后发生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眼球可以不再扩大,外表和正常儿童并无大异,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有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可以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对视神经功能的损害可能在早期已经开始缓慢发生,这种损害到一定程度后,同样是不可逆转的。
这类型青光眼,由于其发病非常隐匿,而对视神经的损害又相当严重,常常发现时已经进入晚期,所以,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早期发现至为重要。治疗可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应尽早手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46
阅读量:26
阅读量:160
阅读量:152
阅读量: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