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繁殖与栽培管理生长特征

2025-10-16 18:19:39

1、 紫罗兰

    紫罗兰,又名草桂花、四桃克、草紫罗兰等;原产于

    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国南部地区广泛栽培。为十字花科紫

    罗兰属下的各个种的植物的统称。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紫红

    色,也有淡红、淡黄或白色的,有香气,果实细长。极具

    观赏价值。

    紫罗兰一般在头年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开花,株高

    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状柔毛覆盖,茎直立,基部

..。  稍木质化。叶面宽大,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圆钝。

|t  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粗壮,花有紫红、淡红、淡

    黄、白等颜色,单瓣花能结籽,重瓣花不结籽,果实为长

    角果圆柱形,种子有翅。花期1 2~至翌年4月,果熟期

    6~7月。

    2.生长特性

    紫罗兰喜冷凉,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

    温和气候,但也能耐短暂的零下5度的低温。花芽分化的

    适宜温度为1 5度,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排水良好、中

    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忌酸性土壤。紫罗兰耐寒不耐

    阴,怕积水,适生于位置较高,接触阳光,通风、排水良

    好的环境中。切忌闷热,在梅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

    易受病虫危害。要求肥沃湿润及深厚之壤土。喜阳光充

    足,但也稍耐半阴。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

    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虫害。

    3.繁殖与栽培管理

    紫罗兰繁殖主要是播种繁殖。播种适期因各系统开花

    的时期、生产方式和栽培形式差异不同。

    分枝性系(早开花)无加温塑料大棚栽培,每年的8

    月5~1 5日开花;玻璃温室栽培每年的8月1~10日开

    花;无分枝性系无加温塑料大棚栽培的,每年的8月25~

    9月5日;无分枝性系玻璃温室栽培,每年的8月20~30

  、  日:十周系(早开花)玻璃温室栽培,每年的9月1~10

    日开花。

    田间管理。

    紫罗兰栽培播种后经过30~40天,在真叶6~7片时

。  定植。栽植间距,无分枝性系1 2厘米×1 2厘米,分枝性

。  系1 8厘米×1 8厘米,加温栽培比无加温栽培稍许扩大o

0.注意紫罗兰为直根系,不要挖断根苗,应很小心地带根土

鬻0栽植。因为要保持低于1 5度的温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

蘸:,0分化,因而室内栽培到10月下旬时,要把换气窗、出入

鬟蠢簌0 Il j  .    1 29

口全部打开,以便降温,确保花芽分化。通常无须摘心。

但分枝性系定植1 5~20天后,真叶增加到l O片而且生长

旺盛,此时可留6~7片真叶,摘掉顶芽。发侧枝后,留

上部3~4枝,其余及早摘除。在1 O月中旬,植株30~

40厘米高时,要张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重瓣植株的

观赏价值比单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现了如何

选择重瓣植株的问题。通常是从选择采种母株及幼苗两方

面来解决的。由于重瓣种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结

种子,故只能从单瓣植株上采取种子。而单瓣植株有两

类,一类是后代完全呈单瓣的(称纯单瓣植株),另一类

是后代中可分离50%~80%呈重瓣的。一般来说,纯单

瓣植株生长旺盛,体态端直,叶色鲜绿,叶端呈卵形突尖

状,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长角果直而宽,呈斜上着生

状,其顶端有角状突起;含重瓣遗传性的单瓣植株生长不

旺盛,株态弯曲,叶色暗绿,叶端圆形并呈弓状下垂,长

角果弯曲,果顶无角状突起,果与花枝平生着生。采种时

应选择后者,在所采的种子中又应选择种粒较小、外观上

似发育不健全的种子进行播种。除一年生品种外,均需以

低温处理以通过春化阶段而开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

培。生长适温白天15~1 8度,夜间10度左右,但在花芽

分化时需5~8度的低温周期。有8片以上真叶的幼苗,

遇上3周时间5~1 5度的低温,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

条件下,多数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为了早日出产,

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叶的幼苗。花芽分

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如保持5度以上,花芽形成快,能

提早2周开花。紫罗兰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种、播种期以

及温室、冷床、电照等进行调节的。对一年生品种,在夏

季凉爽地区,一年四季都可播种。1月播种5月开花,

2~3月播种6月开花,4月播种7月开花,5月中旬播种

  1 30

 8月开花。可以此类推,通常要有1 Oo~1 50天的生长期。

    单瓣花的幼苗子叶呈长椭圆形,真叶上锯齿较多,苗

色较深。通常花后约90天,种子成熟、果荚变黄时即可

采收,每株约采收角果20个,有1 Ooo~2000粒种子。采

得的种子贮藏在干燥、阴凉、透气处。

    留种植株要远离其他十字花科的种类,以防止种间

杂交。

    种苗生产中各个生长期的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长出(要4~9天)播种后

无须覆盖,适宜基质温度20~26度,PH值5.O~5.5,

EC值小于O.75,发芽期应始终保持基质湿润,但绝不能

饱和。

    第二阶段:到第一片真叶出现(需11~1 6天)基质

温度保持在1 8~24度,湿度中等。但为了使种子发芽良

好,浇水前需让基质轻微干燥。基质PH值5.2~5.6,

EC值小于1.O。光照应充足,但避免夏季强光直射。当

子叶完全展开后,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全苗后用广谱性

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

病害。

    第三阶段:到成苗(需2 1~28天)最适基质温度

1 6~24度,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光照充足。浇水

前使基质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这样有利于根系

生长。基质PH值保持在5.2~5.8,EC值小于1.5。本阶

段交替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施肥可与浇水交替进

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线虫和地种蝇等植物根部

虫害,可用克线膦、氧化乐果等农药灌根。

    第四阶段:炼苗(需7天)基质温度控制在14—20

度,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

基质PH值保持在5.2~5.6,EC值小于O.75。在植株不

    缺肥的情况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

    4.病虫防治

    紫罗兰常遭到病虫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罗兰枯萎

    病、紫罗兰黄萎病、紫罗兰白锈病及紫罗兰花叶病等。

    (1)霜霉病。症状:发病叶片表面产生淡绿色斑点,

    后变成黄色,无明显边缘,受叶脉限制而成角缘。在相应

    的叶片背面,长有白色的霜留层。嫩梢和花各部也可受到

    浸染,造成植株矮化或畸形。播种过密、排水不良容易发

    病严重。防治措施:喷施O.5%~1%酌狡尔多浓液,浓

    度为每升水中加药2~3克。

    (2)枯萎病。症状:此病由尖镰孢菌所引起。主要

  症状是植株变矮、萎蔫。幼株的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脉纹、

  在较大的植株上引起叶片下垂等症状。防治措施:①可用

  50~55度温水进行1 0分钟温烫浸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

  携带的病菌。②药剂消毒。种植紫罗兰用的土壤应消毒后

  再利用,药剂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③如发现有严

  重感染的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

  植株。

    (3)黄萎病。症状: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萎蔫。病

  株严重矮化,维管束组织迅速变色。防治办法同紫罗兰枯

  萎病。

    (4)白锈病。症状:此病是由白锈病所引起,紫罗

  兰植株受浸染后,病害部变为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

  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防治措施:①该病在其

、  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他十字花

.。  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

I--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离。②紫罗兰植株发生病

◇害前应喷3~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预防,生长季节根据发

隧-。病情况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敌锈

鬃童磊

钠250~300倍液防治。

    (5)花叶病。症状:此病是芜菁花叶病毒,又称甘

蓝病毒1号所引起。通过以桃蚜和菜蚜为主的40~50种

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汁液传播。该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

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应与这些植物隔离。防

治措施:①与其他毒源植物隔离。②应及时消灭蚜虫,药

剂可用植物性杀虫剂1.2%烟参碱2000~4000倍液或内

吸药剂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6)疫病。症状:紫罗兰叶片发病呈圆形大病斑,

潮湿时软腐,干燥时呈青白色,易晚裂。茎部发病呈水积

状、暗绿色,病部一般缢缩,但维管束不变色,患部以上

部分叶片萎蔫。如植株有几处茎部发病,全株很快萎蔫干

枯。幼苗感病,生长点常呈暗绿色,水积状,软腐后枯死

呈干尖状。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栽培管理

外,该病用药强调及时,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药。

    (7)叶斑病。症状:是由连作密植、通风不良、湿

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防治措施:①清除病株残体,减少

浸染源;②选用抗病品种,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

抗病性;③实行轮作;④沿土壤表面浇灌,避免在植株上

喷水;⑤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80%代

森锌400~600倍液。

    (8)猝倒病。症状:主要通过土壤和肥料传播,湿

,播种过密,幼苗生长瘦弱等情况下易

①及时拔除病株;②对土壤进行消毒;

适当控制浇水;④发病初期用50%的

~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蚜虫,积聚在叶、嫩芽及花蕾上,以刺

    133

吸式口器刺人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现黄斑

或黑斑,受害叶片皱缩、脱落,花蕾萎缩或畸形生长,严

重时可使植株死亡。蚜虫能分泌蜜露,导致细菌生长,诱

发煤烟病等病害。

    防治方法:①通过清除附近杂草来消除;②喷施

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 500倍液,或杀灭菊酯

2000~3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