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

2025-09-26 12:50:45

1、(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1、(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1、(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1、1.会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1、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1、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

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1、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4)常见数集的记法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

3、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

4、3.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归纳:集合及其运算

1、1.辨明三个易误点

(1)认清元素的属性.解决集合问题时,认清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是正确求解的两个先决条件.

(2)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注意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解题错误.

(3)防范空集.在解决有关A∩B=∅,A⊆B等集合问题时,往往忽略空集的情况,一定先考虑∅是否成立,以防漏解.

2、2.活用几组结论

3、(1)A∪B=A⇔B⊆A,A∩B=A⇔A⊆ B.

(2)A∩A=A,A∩∅=∅.

(3)A∪A=A,A∪∅=A.

(4)A∩(∁UA)=∅,A∪(∁UA)=U,∁U(∁UA)=A.

(5)A⊆B⇔A∩B=A⇔A∪B=B⇔∁UA⊇∁UB⇔A∩(∁UB)=∅.

(6)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