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成语题怎么解答
1、从语义重复角度判断
尽量避免成语和语句中其他词语的语义重复。
三种成语语义重复现象:
1)句中已出现比喻成分,再使用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则造成语义重复。
2)某些成语本身暗含“令人”、“让人”的意思,句中若出现这两个词语,再使用带有这些含义的成语则会造成语义重复。
3)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包含句中某方面意思造成语义重复。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1

2、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
部分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需了解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不能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2

3、从语法角度判断
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
如,形容词性成语,可做定、谓、主、状等;名词性成语,可做主、定、宾;副词性成语,只做状语。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3

4、从感情色彩角度判断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需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做题时,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
5、从程度轻重角度判断
某些成语含义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适当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4

6、从侧重点角度判断
某些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其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5

1、根据感情色彩将成语进行分类
有些题目作者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所以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有助于排除干扰的错误选项。
2、标注出成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有些题目可利用语法规则来进行选择,因此把握词性能帮助确定语法成分,根据空前后的词语来进行判断。
3、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语进行归类
归类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在归类的基础上再寻找这些成语的细微差别,从而把握住它们的侧重点。
4、对容易望文生义的易错成语进行总结
记录做题过程中理解错误的成语,查明词义及用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