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预算管理分析?
1、战略目标分解
在集团层面以战略核心目标为起点,指标层层分解,得到集团级的各项明细预算。同时,将滚动预算模型固化在分析系统,获取数据进行滚动计算,快速分解、计算预算数据。
2、预算测算模型
预算测算模型,通过对各项业务指标的可能情况进行模拟,快速测算对净利润、EVA、现金流等核心业绩指标的影响,帮助管理层合理制定预算目标。
3、预偏差穿透分析
根据企业管理决策层预算执行偏差分析的运用场景和分析思路,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偏差情况的追根溯源分析,实现对现金预算执行偏差的准确定位。
4、预算管理对标分析
针对预算项目执行及偏差情况,实时分析展现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偏差情况,并依据偏差率进行偏差排名,帮助集团管理层及时了解,发现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单位并敦促整改。
5、智能监控预警
对各单位预算数据开展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异常,并自动预警,可设置预警时间、条件、通知对象,从而帮助企业及时掌控预算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6、自动化预算分析报告
根据预算分析结果、偏差预警信息等将预算分析报告固化于系统,智能化生成预算分析报告,满足领导查阅汇报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并向下级单位通报预算执行偏差排名要求。
1、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借助于高效的信息化工具,预算管理能够真正落地,指导实际业务的执行。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再流于只是堆砌预算数据的表格,加强了预算管理意识。
2、创新预算管理手段
创新的预算测算模型、战略目标分解模型、预算指标监控预警功能等,完善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大大提升了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3、强化预算过程监控
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再局限于事后的差异分析和原因分析,而是在事前有预警,事中有控制,强化了业务执行过程中的预算监控。
4、深化预算价值分析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效果如何,可以纵向历史对比,横向单位对标,深入分析预算各类指标,准确评估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的管理价值,持续改善预算管理工作。
5、优化预算管理考核
预算指标来源于战略目标分解,各项具体工作与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获取数据并分析全过程各考核指标,优化了对预算管理与经营目标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