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学好语文啊?考上高分呢?(至少及格吧)
1、我们来看下语文都考什么,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 作文 ,满分是60分。
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2、首先,自2018年后,高考语文改革出现了三大趋势:
1,阅读材料篇幅加长,字数加多,难度加大,曾言“以后语文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15%的人做不完”
2,理解运用实用化,以往旧套路能解决的题目减少甚至消失,题目更加的灵活,与材料和生活实际紧密相扣
3,作文更加考察差异化,命题上摆脱了之前的风花雪月、书生意气,现在更注重于对于社会对于未来的反思和构想,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和清晰明了的逻辑,很难拿到高分

3、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研究下如何提升语文成绩
1、论述类文本题目
该题我认为是卷中最简单的题目,却是很多人失分严重的题目,想要做好这个题目要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命题思路,再一个就是阅读科普文社科文的能力
在命题思路上,一般都是“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主次颠倒”等几类,一定要掌握这些错误的基本特征
至于能力方面,就是多读!多读!!多读!!!毕竟语文这是门积累的学科,它的相关能力也都是靠积累提升的
2、文学类文本题目
选择题的技巧在于减少选项,先从四个里面去掉两个明显 错误/正确 的选项再在剩下的二选一中根据细微差别选出你要的答案,一般都是靠情节手法,大家一定要去查阅相关知识并积累
主观题,该题小说会考情节方面,散文会考概括方面,考察的是归纳总结能力。首先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答题的搜寻范围、要归纳什么信息,然后再原文中标号、筛选、组织关键信息,最后进行简评(很重要!)题目是让你分析,不是简单的把信息进行罗列
主旨题,这道题目考察深度分析文章的能力,现在考察的套路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灵活,很难套用什么模板,需要大家不停的多看,多读,多想,当然,对于基础很差只是想稍微提提分同学,去查阅模板套入也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3、实用类文本题目
这道题目也很简单,得分率也很高,这道题目关键在于把握每个文段的核心观点,虽然主题一样,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然后就是要宏观归纳,组合关键信息,进行简单说明
1、文言文
考察的无论是断句、文意理解、翻译,都不是靠死记硬背和盲目刷题可以拿下的
先从常识入手,到特殊句式,再到固定句式,最后是文言虚词以及实词,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有顺序的体系
文言虚词、实词反复巩固,可以运用联想、思维导图等方法辅助
多积累,可以和英语的单词本一样,准备一个小本子,随讲随记,随查随抄
2、古诗歌
鉴赏,我认为这个还是有套路可用的,先是结合诗句进行翻译,然后就是刻画了。。。表达了诗人。。。诗歌的题材有不少分类,什么田园山水、家国情怀、羁旅怀乡等等,大家可以自行查阅并记忆
意境,还是结合诗句进行翻译,然后解读串联,再加上具体的意象和含义,最后再带上感受即可。诗歌里面的意象及含义网上也有详细资料,大家要查阅并记忆哦
还是重在积累,大家把这些题材特征、手法(白描什么的)、意象等都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题就不会是让大家头疼的题目了
3、默写
这有什么好讲的?!该背的就那么几篇!别想偷懒,好好背去,这就是送分题!
1、可以说是这两年不断变动和创新最多的了,内容十分繁杂
2、成语题,大家吃饭、课后、通勤时候有事没事翻几个,然后做题时带入语境仔细思考即可,常考的就那么几个,也不必太为它花费太多功夫
3、错句题,需要扎实的语法功底和语言逻辑,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降低了不少难度,大部分同学可以通过语感来解题,无法通过语感解题,我们就需要熟知常考病句的几大类型,给四个选项分类,然后通过承接、转折、递进、并列等逻辑,以及前后照应、总分结构、虚实关系等来一一验证
1、除了积累还是积累,臣爱莫能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