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尽职调查的那些事儿-财务经理学院
1、什么是尽职调查?
概念
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一般是收购活动),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企业的业务、财务和法律方面的调查。
2、种类
尽职调查的种类包括四类:
业务尽职调查
财务尽职调查
法律尽职调查
其他尽职调查
3、作用
财务尽职调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充分揭示目标公司的财务及税务状况,规避可能的财务风险;
其二,分析公司以往的获利能力及现金流;
其三,了解目标公司的资产及负债(包含或有负债)、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交易谈判、投资决策及制定并购后的商业规划和整合提供重要的基础。
4、尽职调查的发生的时间点

5、财务顾问尽职调查的关注要点

6、始终谨记,尽职调查要提问并回答3个公开问题:
拥有和经营收购的公司对股东是否有长期利益?
公司有多大的价值?
我们是否可以负担?
7、商业(业务)
- 团队
- 人力资源
- 公司治理结构及管理
- 业务与技术
- 产品/服务
- 行业与市场
- 发展规划与资金用途

8、 财务
- 财务状况
- 财务报表核实
-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 现金流分析
- 财务分析
- 纳税情况
- 盈利预测可靠性核实
- 盈利前景的评析
- 资产状况以及质量
- 现金流情况
- 负债情况
- 财务模型
- 内控程序及业务主要流程
【Tips】在做财务尽职调查时,需与审计师充分沟通,并且与业务尽职调查紧密联系。
9、法律
-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潜在的法律纠纷
- 影响上市的关键问题
- 重大债权债务
【Tips】法律尽职调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司本身的法律情况,需要依赖律师去尽职调查,投行需要关注未来的风险所在;另一部分是交易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此部分投行要充分组织和积极参与讨论,具体的工作可以以律师为主。
10、财务尽职调查方法

11、财务尽职调查与审计的区别
尽职调查是关注未来的,宏观的了解和预测过程。
审计是关注过往的,细节的验证过程。

12、财务尽职调查内容
流动资产
银行存款
应收帐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13、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14、 流动负债
应付帐款以及予提费用
应付税金
银行借款
15、所有者权益
目标企业从成立日起的历次股权机构变动是否存在法律瑕疵;
目标企业是否存在抽逃注册资本金的情况;
企业的资本公积形成原因。
16、 现金流分析
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数据;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对比;
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之间的调节项目;
比较各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化;
选择行业内上市公司,将有关指标进行对比;
自由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FCF;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关系;
结合现金流量表、销售账期、应收账款分析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现金回流情况。
17、会计政策及估计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收入确认原则是否合理;
资产折旧/摊销年限;
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原则;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
存货计价原则;
资本化、费用化相关支出的合理性。
18、纳税情况
公司享受的税收政策,与税收优惠相关的证明;
查阅公司报告期的纳税资料;
调查公司所执行的税种、税基、税率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的避税措施;
当前税收优惠的可持续性、税收政策风险对净利润的影响。
19、 财务模型
• 还原真实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 制作模拟利润表
根据企业订单情况预测销售增长率
结合企业过往经营情况测算成本和费用
制作未来三年的模拟利润表
• 投资收益模型
测算未来投资收益
分析退出时不同估值倍数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20、 财务指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