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民俗节日
1、阿玛突:农历二月属龙日的“阿玛突”,又叫二月年,节日包括祭山、祭祖、祭社林等内容。
节日第一天杀鸡祭外鬼,并用竹签编成符抵御外鬼进入。清晨,全村男女老少都自动到井边掏井,砍草扫地,然后,由 魔巴或有威望的长老,杀白公鸡,祭水井,同时祭山,因为他们认为水来自于山,山靠林养育。所以,这里的民族一般都将水井建造在树下。中午祭寨心塔,寨心塔立于材寨中央,用泥土垒成,是建寨的最早地点。祭完,则以寨心塔为“头”,每家凑一桌酒席,顺坡往下排;人称街心酒宴,凡男性都得参加,以示全寨同心协力。仪式完后祭 树林。 树林为村边一茂密树林,林中一草一木都不许乱动,女人则被禁止进入。祭 树林时, 魔巴、族长、长者三人带领装扮成一男一女的两个小伙子,敲着锣,带着预先准备好的三个鹅卵石,血祭 树。三个鹅卵石,一个用本寨处女原红染之,放于 树树根左侧,称祭龙(山与龙同一,有龙于山,则水清林茂);一个用猪血染之,放于 树正中树前,为祭社林,包括祖先;第三个石头用狗血染之,放于 树树根右侧,表示祭鬼。装扮成一男一女的两个小伙子象征童贞,恭立 树两旁,三长老一边念诵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消灾灭难的咒语祭神,一边将三块石头献上,进行拜祭。祭 活动一共进行七天,以龙日前三天开始,停止一切生产和集市活动,如有不慎入寨者,则七天内不准出寨。



2、哈姑娘节:姑娘节是红河哈尼族奕车人的节日,时间为农历二月二日,节日里,人们抬着猪肉和染黄的糯米,到后山两棵传说是情死者化身的栗树下野餐,唱歌跳舞祭奠美丽的姑娘和她忠诚的情侣。节日之夜,少女们常常聚在村口,吟唱一种叫摱蚶展脭的情歌,赞美自己的山寨。奕车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县。“姑娘节”是每年春耕结束时,奕车人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节”这天,奕车姑娘要戴上洁白的尖顶巾,身穿“龟式服”,下穿紧身超短裤,腰系精美的银饰,在山间用歌、舞等形式寻找自己的伴侣。



3、苦扎扎(六月年节):六月年, 哈尼语“ 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是红河 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 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 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 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
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南部。一般在农历六月廿四前后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司选定,节期3至6天,此时新谷成熟,过节时吃新米饭,并用新谷穗、青包谷(玉米)等祭祀祖先。



4、祭龙日/新米节:每年的农历八月第一、二个属龙日是哈尼族的新米节。新米节是红河地区的节日之一,主要活动是尝新、祭天、祭亲奠等。节期三天。头天背回新谷,杀鸡买肉,把自种瓜豆蔬菜统统拿来尝新。第三天早上做糯米粑粑祭天,祈求日月永照人间。



5、里玛主节:里玛主节:“里玛主”,是哈尼语的音译,意思是春天的盛况,它是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山茶花盛开的阳春三月举行。居住在红河岸边的哈尼族人民十分喜爱布谷鸟,称布谷鸟为“哈波阿玛”。每年人们听到“合波阿玛”的叫声以后,各村寨就按传统习惯,在羊日(以十二生肖记日)筹办美酒佳肴、并上山采摘一种乔木开的花,挤出花汁,浸泡糯米。蒸出香喷喷的糯米饭和煮好的红鸡蛋,献给布谷鸟。然后,会集在村坡寨头唱歌跳舞。男子还举行摔跤,特点是:抓腰带,抱年腿、过臂,夹臂翻,穿腿等,一般是三局二胜,双肩着地者为输。



6、米索扎节:布孔人一年要过“米索扎”、“卜马兔”、“苦扎扎”等三个传统节日。又以“米索扎”节最盛大,节期三至六天。 节日来临,布孔人男女老少,笑逐颜开,人人换上节日盛装。姑娘们特别引人注目,她们在藏青色的包头布上,嵌着红绿丝线刺绣的花纹图案,一束鲜艳的红线,扎在头巾之中,伸向红润的脸颊。她们穿着胸前布满银泡的衣衫,正中缀一块八角形银牌,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花。
过“米索扎”的第一天拂晓,家家做团子(汤圆),舂粑粑,“空通、空通”的舂碓声,响彻全寨。大家吃了团子和粑粑,就开始杀猪、杀鸡、杀鸭.
中午,当红彤彤的太阳把金色的光彩撒满布孔寨时,小伙子们砍来六根竹子,在寨头的平坦场地,用四根梁栽成等边形,用两根竹子成×形搭在上面做横梁,正中用绳索吊下来,最下方加一个座垫,便成了“秋千”。随后,举行隆重的荡“秋千”仪式。
晚上,草坪上燃起篝火,大家抬出桌子,摆上酒、肉、水果……老人席地而坐“阿拉楚”(扭鼓舞),于是跳的跳、唱的唱、看的看,通家达旦,彻夜不眠。



7、捉蚂蚱节:捉蚂蚱节,哈尼语叫“ 阿色念”,在六月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第一个属鸡日或属猴日举行。哈尼人居住在山 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 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 避免虫灾。
这时节,正值水稻抽穗生长的关键时期,各种害虫卵也都孵化成虫,特别是口齿坚硬,善于跳跃,善于飞行,对禾本科植物危害极大的 蚂蚱(即 蝗虫)在形成蝗灾之前必须设法捕杀。实际上,捉蚂蚱节是把大家动员起来消灭农业的害虫的 节日,这时是保护 农业的好时机。



8、苗爱拿节: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五月上旬的一天。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
“苗爱拿”节,就可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据说:从前过“苗爱拿”节时,一个牧童想把家里的好料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然后把犁耙、锄头洗净收好。晚上,燃起一堆堆篝火,全寨子的人们到草坪上跳舞、唱歌、庆祝“苗爱拿”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