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为什么在佛法中称为黑五月

2025-10-02 14:46:53

黑五月源于《印光大师 ·挽救劫运篇·诫欲戒淫·保身节欲》。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故有黑五月之说。从中医角度来看,此说有一定道理,因为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不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端午为九毒日之首,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为什么在佛法中称为黑五月

五月初五被古人视为“恶日”,有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插菖蒲、采百药等避疫驱邪的习俗。据《礼记·月令》记述,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月,同时,阳到极处必转阴,阴气也于此月开始滋生。阴阳交侵,易致毒虫出没,瘟疫流行,于人于物均有害。按《易经》的说法,五月初五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阴恶从五而生,此时五毒(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并出,尤为恶日。逢此恶疠病疫泛滥之恶日,人们自然要避邪除恶。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