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流程有哪些?
1、系统上线升级流程
为了保障线上系统的稳定可用,因此,设置了必要的技术审核和安全审核。安全验收测试不通过的,不允许上线。现在国家等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2、项目下线流程
一些公司网站被攻破了,才知道自己挖的坑。以前早就不用的域名或者系统没有及时关闭,给黑客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对于临时搭建演示用的对外网站或者系统,以及项目终止的系统都应该走流程下线。
下线是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的,绝非简单的关停网站。通俗地说就是把当初运维做的一些操作反过来做一遍。比如,关停应用、关闭端口、关闭域名、销毁数据等等。
3、网络策略调整流程
对外开放端口这种事一定要审核。遵循默认原则,无业务需要,应禁止对外开放任何端口。
网络策略调整包括NAT映射、域名开通、端口开通、主机外网权限开通及相关变更。
并且需要定期审计。有了流程就需要有监管。
4、数据提取流程
企业数据,任何提取都应当有此流程监管控制,有记录可查。涉及用户敏感信息,那更应该严格落实流程。毕竟现在数据泄露事件频出不穷,没有尽到保护用户敏感信息的义务,将会让企业面临监管风险,甚至法律风险。
5、数据清理审批流程
任何线上的数据,清理都应该严格审批。通过对脚本的审核,防止误删数据。通过测试验收通过才允许关闭工单的步骤,确保即使误删,也能及时发现并回滚。
6、大数据应用系统账号权限申请审批流程
大数据应用系统涉及到太多的数据,一般都会包含敏感信息,账号权限管理是防止数据从内部泄露的关键。
1、达成共识
先思考为什么要制定此安全管理流程,和相关人员沟通达成共识。这是非常关键的。
2、编写和评审流程文档
收集并整理流程需求及相关方的意见,输出流程文档,邮件发送相关方进行审评审,可能会涉及多个来回。意见收集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项工作不做,后期落地执行会遇到阻碍的。
流程在制定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工单报告人的主管要参与审批。
2、报告人发起工单,原则上也是最终验收关闭工单的人。
3、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条件性审核。避免无条件地全部审核,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也会让流程伦为形式。
4、流程表单字段尽量只设计必填字段,以让表单简洁实用,填写高效。
3、流程开发
找一个合适的流程管理软件,比如Jira,将流程落实到系统中,走电子工单审批,高效便捷。流程开发后需要反复测试,确保无误。
4、流程试运行
流程开发完成后,如有必要,可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或者提供操作文档等,开始流程试运行。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及时完善。
5、流程正式运行
试运行结束后,就进入了正式运行阶段。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根据问题进行调整完善。
6、审计监督
光有流程制定、执行是不够的。很多公司流程最后流于形式,因为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审计就是要发现流程执行情况是否按照要求进行,要予以公开。向上级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