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牛奶血”?

2025-11-06 12:04:37

血液变成乳白色的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是血液中脂肪含量高的一种表现。为什么有的人抽血时会出现“牛奶血”的现象呢?

方法/步骤

正常情况下我们吃进去的脂肪经过小肠消化吸收后,会变成更微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随后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被人体分解利用。但当脂肪摄入过量,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堆积过多无法被人体利用,抽血时就会发生“牛奶血”的现象。

出现 “牛奶血”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生理性和病理性原随讨因,大部分都属于生理性的原因。

比如刚刚大吃一顿,摄入了大量高脂、高油的食物,餐后血液中乳糜微粒的含量就会增高,此时抽血的话,就可能出现“牛奶血”的现象。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大量摄入高油高脂引起的“牛奶血”,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但如果是因为病理性的一些原因,像本身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或是肥胖,再加上平日不控制饮食,食用大量高怕财糖高脂食物,从而导致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出现“牛奶血”的现象。 或因基因缺陷所致的原发性血脂异常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长期“牛奶血”,就会增加冠心病、动脉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最好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不管是哪种原因出现的“牛奶血”都应该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同时注意加强吩裕销锻炼、控制体重,并且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多注意身体健康状况,争取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治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34
  • 阅读量:111
  • 阅读量:90
  • 阅读量:49
  • 阅读量:13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