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2025-09-30 10:19:26

1、辨析角度:

【1】理性义:含义侧重、语义轻重、词义范围、搭配对象

【2】色彩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谦敬色彩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2、理性义辨析☆☆☆☆

1.理性义——含义侧重

【1】品味(味道)/品位(位置)

【2】修葺(茅草屋)/修理()

【3】哀求(可怜)/恳求(诚恳)

【4】安置(位置)/安顿(安稳)

【5】变革(本质变化,经济、社会制度、革命)/变迁(时期、阶段情况移动,转移)

【6】旷废(浪费学业)/旷费(浪费时间)

【7】营私舞弊(谋求私利,和商业相关)/徇私舞弊(官员,侧重私人关系舞弊)

【8】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9】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0】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顽疾(很难治疗,但不是很长)/痼疾(有治疗方法,需要长期治疗)

梦魇(噩梦)/记忆

2.理性义——语义轻重

【1】批评(轻)/批判(重)

【2】微词(轻微)/非议(非常)

【3】抱怨(重)/埋怨(轻)

【4】忽视/轻视/蔑视/漠视,程度依次加强

【5】充裕/饱和/过剩,程度依次加强

【6】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信口雌黄(歪曲事实,诽谤污蔑事实)

【7】警告(警惕、提醒,强调性更强烈)/通告

2.理性义——适用范围(范围大小)

(1)词义范围大小:

                  【1】宣讲(宣传加演讲)/演讲

                  【2】积累/积淀(积累并且沉淀)

                  【3】边疆(靠近边界的领土,包括国与国之间的领绵总仗土,比如云南、新疆)/边境(靠近国界的地方)

                  【4】体统(体制、格局)/体面(好看、包括体统)

                  【5】战争(国家与国家之间)/战役(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大小战役)

                  【6】性质(事物的特性,大于品质的范围)/品质(人的行为作风)

(2)适用范围大小:【1】年龄(形容人、植物、地球)/年纪(仅仅指人的年龄)

                  【2】驱赶(对象是动物)/驱逐(对象是人)

                  【3】祛除(与疾病相关)/驱除(赶走除掉,范围更广)

                  【4】情谊(人与人之间关切的感情)/情义(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

                  【5】势力(力量)/势利(根据财产地位对待不同)

                  【6】希望(泛指的愿望)/期望(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

                  【7】管制/控制

                  【8】收集/搜集

                  【9】和颜悦色/平易近人

   爹矿               【0】恋恋不舍/记忆犹新

                  【1】洁白无瑕/完美无缺

                  【2】包括/包罗

                  【3】习惯/风俗

3.理性义——固定搭配

约定俗成的词语用法

比如:严格规定、严密规则、影响深远、重大事件、遏制发展、登峰造极、琳琅满目的商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3、色彩义辨析☆☆☆

1.色彩义——感情色彩

褒义——赞扬、赞美、同意支持

中性——客户陈述/描述

贬义——讽刺、批判性质

成果/结果/后果

【1】谋取(中性,设法取得)/牟取(贬义,非法取得,私利)

【2】宣传(中性传播一种理念,宣扬)/鼓吹(贬义,吹嘘,吹捧)

【3】盘踞(贬义,土匪、强盗反动势力)/占据(中性,夺得之后的保持,多指军事行为)

【4】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5】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6】茄召八面玲珑(贬义,处事圆滑)/面面俱到(中性,应付得十分周到)

【7】夸夸其谈(贬义,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比较浮夸)/侃侃而谈(褒义,理直气壮地)

【8】风生水起(褒义,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大行其道(贬义,形容事物比较流行)

【9】臆造(贬义,凭主观臆想编造,歪曲)/改编(中性)

2.色彩义——语体色彩

书面语

口  语

【1】老套(口语)/窠臼(书面语)

【2】模仿(口语)/模拟(书面语)

【3】惊慌(口语)/惊惶(书面语)

【4】名气(口语)/名声(都可以)/名望(书面语)

【5】会面(口语)/会晤(书面语)

【6】商讨(口语)/商榷(书面语)

【7】耽误(口语)/贻误(书面语)

3.色彩义——谦敬色彩

谦虚

敬人

尽力而为(自己表述)/鼎力相助(描述他人)

【1】鼎力(感谢敬词)/大力(修饰自己)

【2】惠赠(对方赠给自己财物)/敬赠(指自己向对方赠予财物)

【3】从善如流(跟上时代潮流)/虚怀若谷(不能形容自己)

4.色彩义——形象色彩

【1】蚕食(比喻,较形象)/侵蚀(逐渐一点点)

【2】鲸吞(比喻侵吞土地)/侵吞(非法占有公共物品或其他物)

【3】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4】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5.色彩义——时态色彩

【1】防微杜渐(发生的)/防患未然(未发生的)

【2】审订(强调过程)/审定(强调结果)

【3】目前(正在发生的行为)/近来(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4】抛弃(已经占有的东西抛弃掉)/摒弃(还未占有的东西摒弃)

【5】遏制(强调过程)/遏止(强调结果)

【6】暴露(已经存在的)/引发(新出现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4、语境分析

1.已知信息——情境

2.作者写作意图

3.文体

4.逻辑关系

步骤:

①理解语义

——判断语义的常用标识

【1】关联词角度:但是后面的是重心、所以、于是。。。

【2】修辞手法:反问、排比。。。

②结合背景分析材料语义

【1】结合文化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2】结合社会背景分析:

【3】结合常识背景分析:

——如何判断倾向?

【1】感情倾向

(1)褒义倾向(喜爱、美好)

(2)贬义倾向(批判、不正确、排斥)

(3)褒贬互用:(1)关联词语判定[通过与、但。。。]

(2)关键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3)修辞手法[反讽刺]

【2】语体倾向

    (1)书面体倾向:

    (2)口语体倾向

判定技巧:(1)题型判定(政治、经济、心理一般都是书面语)

          (2)内容判断(场合、身份、对象)

【3】程度倾向

     (1)关联词判定:(递进关系)

          关联词:不但。。。还。。。、更、甚至、且

     (2)关键词判定:

          关键词:1语气轻的数量词[有些、一些、大多、某些]

                  2语气较轻的副词[倒还行、还、也许]

                  3语气较重副词[几乎、尤其]

     (3)句义判断:

——如何判定固定搭配?

【1】搭配问题:

    (1)主谓宾定状补的搭配

    (2)固定搭配或固定用语

【2】判定技巧:词性

    (1)主语:名词、代词

(2)谓语:形容词、动词

(3)宾语:名词、代词

(4)定语:形容词

(5)状语:副词

——语境(言语环境)分类

【1】言内语境:文段前后句,上下文之间关系

【2】言伴语境: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谦敬色彩

【3】言外语境:上下文中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常识背景

——语境作用

【1】解释作用

【2】制约作用:词性

【3】协调作用:

【4】过滤作用:针对材料所表达的内容

【5】引导作用:

——逻辑呼应

通过分析上下文来判断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何判断?

【1】关联词: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

             2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无论。。。都。。。、不管。。。也。。。、倘若。。。就。。。)

             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即使。。。也。。。、是。。。是。。。、既。。。又。。。、除此之外。。。、与此同时。。。)

             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逻辑关系?

【1】相对关系:正相对:并列、选择、递进,考查近义词

               反相对:相对或者相反、转折,考查反义词

【2】顺承关系:时间、空间、事理上有先后关系

【3】解释关系:解释作用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5、情境展开☆☆☆

情境展开法——分析外部语境:对语境有合理的想象和推断。

时代、社会、文化、经济背景

专业知识(经济、政治、心理、传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6、解答逻辑填空步骤

读题——》把握宏观层面——》把握作者写作倾向——》综合把握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微观分析选项间的区别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