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落地的解决方案
我是从孩子五岁多的时候开始对她实施经典教育的,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她就把《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德育启蒙》等十几部经典全部学完,而且大部分能够背诵,真是非常了不起。
她的记忆力变得非常好。
事实上,每一位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记忆力非常好,就算不让他背经典,他也会背很多其他的东西。
背什么呢?背电视广告。
电视上常见的广告,很多孩子能全文背诵。
因为我们不懂,会浪费孩子的这种记忆力,而不会有意识地引导他背诵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的小孩是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能够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的六千多位数字。
花了那么大的功夫背圆周率,远远不如背几本中国的经典,背下《易经》《道德经》,这样多好。
他在认识我以后,再也不让孩子背诵圆周率了,而是改成背诵经典。
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力很好,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这是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得到的第一个好处。
第二,通过学习经典,孩子的识字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很多家长会不停地买各种卡片,带孩子在街上也会不停地一个一个地教孩子认字,这样的方法可以说效果很差,用几年的时间认识几百个字,家长就认为很不错了。
我也是这样,孩子在两岁到五岁认识了几百个字,我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女儿挺不错的。
孩子五岁以后,我对她真正地实施了经典教育,要求她读书的时候,手指着书本,边读边指,一年的时间她就认识了差不多五千个汉字。
这在光盘上有介绍,我就不再展开了。
第三,孩子识字后,通过大量读书,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会很喜欢读书。
在孩子过了识字关以后,我们经常带她到书店,把她放在那里,两个小时后接回来。
孩子到七八岁的时候有一个状态,许多妈妈都知道,就是很讨人“嫌”,像俗话说的“七八岁,狗都嫌”。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在那个时候的求知欲很旺,想获得知识,可自己不会看书,就缠着父母讲故事。
我们的孩子七八岁时也很“讨厌”。大家听一听,她是怎样“讨厌”的。
她经常拉着我的衣服说:“爸爸,我想讲个故事给你听。”
讲完了还要再讲。
所以,喜欢看书的孩子和不喜欢看书的孩子相比完全不同,他们的状态是反过来的。
第四,通过大量地读书,孩子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增强。
说实在的,在孩子上学前,我这个爸爸还是很称职的,上学以后,我就很不“称职”了,因为她上学后,我从来没抓过她的学习,从来都不管。
不管我管不管,她的成绩都很好,基本上年年都是第一名,非常优秀。
她的理解能力很强,作业在回家之前基本上就做完了,有时没做完,在家里再花半小时、几十分钟就做完了。
而现在大部分的孩子作业要做到几点?
有的要做到十一二点。为什么?
因为理解能力不够,思维能力较差。
通过读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五,通过读经,孩子开口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会变得很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会慢慢养成。
我们做家长的要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我想问大家,一个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显然,这是个坏习惯。
可是很多家长不清楚这是坏习惯,会买很多动画片,想用动画片培养小孩子。
大家是不是都买过动画片?
自己想一想,奥特曼、大灰狼……是不是一把一把地买回来,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几十片。
既然看电视是不好的习惯,还买这么多动画片回来干什么?
真正的好习惯是什么呢?是读书。
看书才是好习惯。
一个优秀杰出的人物,
一定是喜欢看书的,
而不是喜欢看动画片的。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喜欢看动画片的优秀杰出的人物。
有人可能会说,那时候没有动画片。
以前确实是没有这些东西,
那么,
我们往后看,
看一百年以后有没有优秀杰出的人物是通过看动画片产生的。
我相信不会有!
这是个习惯的问题。
既然知道看书才是好习惯,
家长的责任就不是引导孩子看动画片,
而应该是引导孩子看书,
让孩子逐渐喜欢看书。
这是第六个方面,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让孩子慢慢喜欢看书。
第七,道德修养也可以通过读经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果说识字、记忆方面的能力,用其他素材也可以锻炼,比如背圆周率也可以锻炼记忆力,看童话书也可以识字,那么,道德的熏陶是使用其他素材很难做到的。
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
通过读经,在潜移默化中,很容易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
这是孩子读经后第七个方面的进步。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谈到的读经的七大好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读经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进步。
孩子半岁时的照片
孩子九岁时的照片
大家坐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吗?
我想问一下,赖老师长得帅吗?
可能我站起来大家会看得比较清楚一些。
觉得赖老师长得帅的请举一下手。(观众举手)
呵呵,有几个举手的,大家是想让赖老师开心。
说实在话,赖老师是不帅的。
我们看一下我的小孩孩子通过学习经典,在相貌上发生的变化。
这是她学习经典以前的照片,半岁时的。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她的手。
我上次去贵港,看到这个城市的标志是莲藕,她的手就像莲藕一样是四五节的,很少有孩子胖成这样的。
通过学习经典,相貌发生了变化。
后面这张是九岁时照的。大家说漂亮吗?(观众:漂亮!)“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外貌气质,可以说远远胜过她爸爸了。
这是孩子在主持大型文艺晚会。
大家可以看到她相貌的变化,气质的变化。
当时我出差了,没有看到,现场的朋友给她的评价是“一点都不亚于两位成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孩子没有受过任何主持人的培训,现场主持节目却非常成功。
大家在现场也可以听到我的声音。
大家觉得我的声音好不好听?(观众:好听。)
普通话标准吗?(观众:不标准。)是的,不标准,很“普通”的普通话。
接下来我们听一下孩子的声音。
(播放孩子跟读经典的录音约一分钟,播放期间台下小朋友自动跟读)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放那么多了。
这就是孩子的普通话,大家觉得怎么样?(热烈的掌声)
这个童音就是孩子的,非常标准,同样是远远胜过她爸爸的。
这种录音的格式叫做“童音跟读”。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录音格式,全世界只有我们一家在系统制作。
大家发现了没有,刚才试听时,有几个小朋友会自动地进行跟读,这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个很惊人的效果。
如果不用这个格式,我们想让孩子取得这个效果是比较难的。
我们再来试听一下英语。
0:30
正音跟读 示范音频
来自育心经典张娟
(现场播放孩子诵读《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一课,约半分钟)这个英语读得怎么样?(观众:很好!)(热烈的掌声)
我给大家听这段英语是想说明:
第一,孩子不知道、不理解的东西,一样可以读得很好;
第二,不但是普通话,英语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跟读得到很大的提高。
孩子的普通话和英语发音都变了。
假如我们不是采用跟读的方法,
而是由父母自己带读的话,我相信孩子的普通话发音也是跟我差不多的。
这是我们用实践证明发音方面发生的变化。
读经的第十大好处,是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我自认为是一位比较合格的爸爸。
我每天陪孩子读书,有机会就会带她出去,比如户外旅游呀,游泳呀,散步呀。
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大部分是我教会的,
比如说游泳,我是用三天时间教会她的,
骑单车大约是一天,
溜冰是半个小时。
吃过晚饭后,我们常常出去散步。
有一天晚上,我带她走到家门口的路上,看到工人在修马路。那条路年年修,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
女儿看到了,说:“爸爸,你看,工人叔叔又在修马路。”
我回答说:“对,工人叔叔又在修马路。”
她接着说了第二句话:“说明规划局的领导没规划好。”
我愣了一下,不知她想说什么,怎么考虑到规划局的领导去了。
她接着说的第三句话,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她说:“爸爸,要是我们的人生不从小规划好,长大后就要经常在脑袋里边‘挖马路’,那时就太麻烦了。”
这是一个八岁大的孩子的思想,大家想想她的思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格局有多大!
我们这么多的爸爸妈妈,活到三四十岁了,
请问,有没有规划过自己的人生?
如果自己没有,现在有孩子了,
请问,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做一个规划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
工具/原料
国学教材
1对1 的指导师与学习服务团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