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像摄影技巧

2025-10-15 00:11:22

 1)看镜头

  神态及仪表非常重要。笑就放松,不要刻意挤。不笑就带微表情。

据说不笑时,嘴唇稍微往里吸气会更上相,不妨一试。

  眼神:需要流露情绪,很多姑娘为了显眼睛大特意瞪大眼睛,反而做作。

  脸颊:注意角度,大正面一般都很游客,注意稍微倾斜。

  2)不看镜头

  这是门学问,不看镜头重在营造一种情境,传达精神面貌:或怀揣心事,或一无所知,目的是让照片的故事性特别强。

  如果侧脸特别好看,多转头,抬头低头均可。

  不看镜头,可以营造一种抓拍的效果。但注意眼球,眼睛太斜会露出眼白,减分。

  3)不做作

  遇到当地的节日,一定要奋不顾身的参与,放下身段去享受异国异域风情。

  舍得做,才会让照片更亲近,也会有更意向不到的效果。

  如上是姑娘在芽庄享受泥巴浴,以及印度春节Holi洒红节。

  4)融入当地人

  参照物:当地人。

  参照物分当地人和身边物,人单独拎出来是因为这一块非常有创造力。

  切忌呆板,随身边人物灵活机动,彰显个性。

  与小孩就突出亲和力,与艺术家就突出调皮,与严肃的老人突出喜感......

  总之,要么融合地彻彻底底,要么大刀阔斧地实现反差。

  5)参照物:身边物,结合创新姿势

  正面,侧身,背影,已沦为普通。剪刀手,已沦为恶俗。

  但打破陈规地组合,往往别开生面,气质跃然片上。

  学会利用参照物,你的骑行工具,你手里的小物件,你周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

  6)情绪化

  疯、闹、大笑、大跳、大叫,将波澜壮阔的情绪注入身边的美景。

  游客的标准是,非常平易近人地表达嗯我来过了,这样不对。

  应该是,哈哈哈哈哈哈我他妈来过了啊。

  7)利用光源

  光是一切美的来源。

  这里的光不仅仅指的是日光,路灯光、霓虹灯光、甚至对面疾行而来打的远灯光。

  有光的照片,会灵动,会生活。

  注意光和阴影的比重,用阴影割裂会更具线条感以及叙述感,氛围更为传神。

  8)生活化

  旅行就是要分享开心,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区。

  仔细想想,标准游客照是不是都是咧着嘴傻笑?

  其实分享负面情绪是去游客照化的反向思维。

  旅行中有的旅行中难免有许多突发事件,在面对这些的时候,人的感受一定是复杂的,多半是痛苦。记录并享受,这真的也算难得的人生体验。

  如下是姑娘在新疆的时候,毫无预兆的流鼻血,吃饭,看风景,坐车,爬雪山,无时无刻不在流淌。据她说,鼻血照却成为她最真实的回忆。

  9)视角特殊化

  用另一种眼光发现自己。落地玻璃、水中倒影、镜子、摩托车汽车观后镜等等。这是镜像参照。

  运用非常规拍摄手法,不走寻常路,能使照片生动和趣味。

  这一条需要摄影师极高的观察力、领悟力、创意力。

  小贴士:

  头发是很重要的工具,尽情玩弄它。

  抚弄,拨动,甩动,撩到耳后,这么做会赋予照片动感。

  如果你实在学不来,不妨从头发做起。如下是姑娘玩弄头发教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78
  • 阅读量:109
  • 阅读量:90
  • 阅读量:104
  • 阅读量:127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