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第一步,如何全面布局知识产权?
1、互联网企业需要申请哪些知识产权?
专利:发明(软件的设计思想,自动化、智能化过程, 软件的架构设计);实用新型(硬件产品的构造、集成芯片的电路设计); 外观设计(设计产品和GUI外观设计专利)。
商标:公司商标和产品商标(品牌标志)。
著作权——软件著作权(软件代码)和设计作品著作权(设计图片、logo、商业模式.......)。
2、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组合申请策略
专利与商标组合保护策略;
商标与版权组合保护策略;
外观设计与版权组合保护策略;
软件著作权与专利组合保护策略;
发明与实用新型同时申请保护策略;
专利组合保护策略。
3、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专利
(一)专利类别
1、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对《专利审查指南》作了修改,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为了引导申请人直接明确地描述其发明创造中涉及的程序流程方面的改进,明确“程序”可以作为装置权利要求的组成部分。
2、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要和硬件进行结合,其保护的重点不在软件上,而是在硬件的改进上。
3、GUI(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
图形用户界面,又称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环境用户接口。按照规定,申请GUI外观设计专利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硬件产品+人机交互+实现功能。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手机、电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电子乐器等。
4、(二)互联网行业申请专利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需要提供:①准确的申请信息,②技术交底书,③委托书,④需要办理费用减缴的需要提供费减证明。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一般需要提供:①准确的申请信息,②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外观设计名称,用途等信息),③委托书,④需要办理费用减缴的需要提供费减证明。
(三)如何撰写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将需要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清楚、完整地呈现给专利代理机构或专利部门的文件,其记载了具体的发明创造内容,是企业专利部门评判发明创造是否合适进行专利申请的基础,也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基础。
发明名称
名称应简单明确地反映发明创造的主题和类型,名称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及商业宣传用语,也不得使用代号或含糊不清的词汇。
背景技术
应写明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情况,简单的说明其工作原理(别人是怎么做的),并说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别人做的有什么缺陷)。
技术方案
采用通俗的语言,从整体上描述该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以及改进之后产生的技术效果;清楚、完整地描述该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构思及其技术特征以及达到其技术效果的实施方式;给出该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流程图;以所给出的计算机程序流程为基础,按照该流程的时间顺序,以自然语言对该计算机程序的各步骤进行描述。
为了清楚起见,如有必要,申请人可以用惯用的标记性程序语言简短摘录某些关键部分的计算机源程序以供参考,但不需要提交全部计算机源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