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2025-09-27 17:03:37

1、细河

       细河古时曾叫“侯水”“渝水”。明、清之际蒙古族很多部落来此游牧,称这里为“细日塔拉”(黄花滩),称这条河为“细日塔拉音高勒”(黄花滩上的河),后来取第一个字称为“细河”。 细河之“细”是音译,本来就与粗细大小无关。

       把细河加以治理,就有了难得的一汪清水。在这缺水的辽西,就成为极聚人气的地方,这才有可能谈到“弘扬民族文化”等等,所以,细河是希日塔拉公园的基础和前提。

      细河,黄花滩上流淌的河,听起来是不是有足够的浪漫。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2、成吉思汗广场

      开阔出一片平地,竖立起高高的成吉思汗塑像,就成为广场的主题。塑像的构图和气势不必评说,只说在塑像的基座上,写有关于成吉思汗、蒙古族历史等的常识,虽是看似普通,却让人欣慰,这是他的子孙后代应该应分作的事。

     广场很宽敞,面对细河,没有游玩健身器材、卖点等,显得很庄严。最为别致的是广场中间,有个硕大的,用地砖镶嵌、拼接而成的元朝地图。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3、蒙元版图

      蒙元版图就是元朝版图最大时的地图,用地砖拼接在广场中间,给空旷的广场填实了内容,又不影响其宽敞。

      地图上的河流山川清晰可辨,按元朝时的名称标注,很好看、耐看。但太大了,只好欣赏不好拍摄。这里只能用个“网图”充数。

不知是谁的构思,成吉思汗塑像正好俯视到这个蒙元版图上,给人以沧桑感。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4、蒙古族文化回廊

      希日塔拉公园里,最好看的是一圈圈“文化回廊”,写着蒙古族的文化。如果回廊只写蒙族历史、帝王将相等,也不是不好,但就有点不接地气了。之所以喜欢这个回廊,就是因为这里写的多是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平常礼节、生活琐碎等,是那种可以触摸,能够接近的亲切。

      回廊的内容很多,不是一时能看完的,但体会出的味道是,文化要从根上去弘扬。

       从根上,坐在这里闭目遥想,细河缓缓地流淌在黄花遍开的草甸上,为数不多的蒙古包旁,有一群群牛或羊,也许还有骑马放牧的姑娘……

       细河,黄花滩上流淌的河,听起来是不是有足够的浪漫。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家乡河边的“希日塔拉”公园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