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融硕士知识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025-11-19 12:24:03

1、  中介目标

  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2、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有: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1)银行信贷规模

  它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

  就可测性而言,通过对各个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就可以得到该指标。

  可控性方面,控制这一指标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中央银行通过该改变准备金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地控制信贷规模。

  相关性方面,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银行信贷规模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相类似。

  2)货币供应量

  可测性,通过对流通中的现金和各银行的存款状况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状况。

  可控性,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中央银行有多种手段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相关性,货币对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很多,所以指标口径的选择是它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长期利率

2、  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

  第一,利率数据虽然很容易获取,但如何从大量利率数据中得出一个代表利率并不容易。

  第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别,要通过名义利率得出实际利率就必须知道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很难度量的。

  第三,中央银行是通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来影响长期利率的,这样就会有一个时滞,这也是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

3、  3、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

  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数量型的目标,而长期利率是价格型的目标。我们可以同时选用两个数量型的目标作为中介变量,但同时选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目标作为中介变量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