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华的《第七天》中学习小说构思的技巧

2025-10-18 23:45:24

1、人物关系图。

主要人物叫杨飞,公司小职员,用一些阴差阳错的经历串起来社会热点。

杨温五飞:老婆李青,养父杨金彪,家教一家,邻居刘梅,生父母及兄弟姐妹,饭店老板谭家鑫。

杨金彪:女朋友,同事郝强生和李月珍一家,兄弟。

李青:留学博士。

刘梅:男朋友伍超,朋友肖庆。

从余华的《第七天》中学习小说构思的技巧

2、 整体架构。

死后七天发生的事情,分为七个部分描写。

3、故事情节。

开篇 即为去殡仪馆,点出了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个死者来描述的见闻。本段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简单描写了官本位,墓地,等级制度,强拆,托,爆炸等社会热点和矛盾,打好伏笔。

二部分,由前篇引出的夫妻关系描写。

三部分,主要讲父子之情,及家庭矛盾(养父兄弟之间,生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

四部分,由邻居刘梅讲述的故事引出的社会底层青年就业,爱情,生存问题。

五部分,寻找养父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人和事,呼应前面的伏笔。

六部分,通过刘梅的朋友讲述伍超的故事。

七部分,完结每个人的故事,用小清新的爱情故事结篇。

4、 通篇所有的人物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存在对小说故事的作用,通过无数的小人物的命运来揭露出一些社会问题。

个人感觉,第二部分,杨飞和李青的爱情故事可以独立出来,与其他的几部分紧凑的描述和前后呼应的风格不大一致,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李青作为一个女人情感和心理的变化,从想过一种稳定的生活(在公关生涯人阅人无数,知道了一部分人性),与杨飞结婚。而又在一个偶然的相遇中,唤醒了心中野心的种子,就这样,慢慢发芽,导致人物命运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一个怪圈,没有能够避免自己的悲剧结局。

5、社会热点的表达。

个人感觉有点过,尽管是荒诞的现实主义写法,但好像就是把无数网易上跟帖的故事通过死者的口来讲成事实,一些强拆的故事,托的故事,冤假错案盲眠的故事很牵强。

6、 警察的故事。

好像写成了一个犯罪心理学的案例,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社会矛盾之一,读这段,回让人想起《兄弟》上的故事。

7、 家庭矛盾。

幸不幸福与经济条件关系不是很大。材瞧强杨飞与杨金彪之间的感情就很真挚,很多细节描写,如开始的铁轨拾婴,喂奶,换尿布,到后来的丢弃,重新找回。这些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可是在残酷的现实的摧残下,这些传统价值观慢慢的被改写,如生父一家的家事,只有短短27天的相处,没有一天没有矛盾,夫妻之间,母子,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

还有养父的兄弟之间,为了工作问题,仇恨了几十年,到最后时候还是流露出最纯的亲情。

8、刘梅与伍超的爱情故事。

两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人,勤劳,却换不来应有的报酬。在刘梅的朋友通过卖淫获得高额回报时,伍超却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底线。矛盾,冲突,一次次升级,到后来还是回归到爱情本身,与物质无关,宁愿卖肾也要给刘梅一个墓地,不是为了虚荣,而只是简单的为了爱。

这个情节和莫言的《娃》很相似,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作家们都喜欢传递一种好人没有好报的价值观。但后来笔锋一转,又温暖起来,所有的人都为刘梅净身,不管是否相识,都希望刘梅能够好,这是本小说传递的正能量。

9、 余华的理想国。

经常关注余华的微博,里面总传递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总希望有一种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出现。用文中的结篇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狠。

10、文学作品的作用。

鲁迅说过,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65
  • 阅读量:81
  • 阅读量:195
  • 阅读量:139
  • 阅读量:6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