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真的是“越贵越好么?”
1、 20位参与者品尝了五种解百纳赤霞珠葡萄酒,它们只有价格不一样,从5美元一瓶到90美元一瓶。尽管这些人所知道的是五种酒各不相同,但科学家其实在骗他们:实际上只有三种酒。也就是说,相同的酒会重复出现,只是价签不同。例如,品酒会上的一种酒是便宜的加州解百纳,第一个标签上写的是5美元(也就是它的实际零售价格),第二个标签上写的是45美元,身价涨了900%。所有的品酒过程都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器中进行。
不出所料,被试一致汇报,越贵的酒味道约好。比起10美元的酒,他们更喜欢90美元的,并且认为45美元的赤霞珠比5美元的要好得多。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器,科学家能看到被试的大脑是如何对不同的酒起反应的。实验中有许多脑区都在活跃,而似乎只有一个脑区对酒的价格而不是酒本身有反应——眶额皮质。总的来说,昂贵的酒会让这前额皮质的一部分更加活跃。科学家认为这个脑区的活动改变了品酒者的偏好,因此90美元的解百纳味道就比35美元的更好,尽管它们本来就是一种酒。
1、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甚至包括有学过品酒师课程的人),他们无法讲清楚廉价酒与高价酒之间的区别。除非有些人已知道酒的品牌,自己骗自己杜撰出差别,否则多数人品尝不出好坏。我看到的一般情况是,人们若知道那酒价格不菲时,就会滔滔说出赞美之词,他们会说这瓶“高档”的酒喝起来口感畅快,回味无穷。就算他们对酒的预期是错误的,越贵的并不是味道越好,高价酒仍旧会增加愉悦感。
2、这个问题比较难一两句话回答,网上也有很多答案。
1、在心理学上,人类是无法做到纯粹“客观”的,七情六欲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而其中“期望”更是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就像酒粉们喝酒,当我们品尝一杯我们认为“很贵”的酒时,我们的脑中会预先形成“这杯酒更好喝”的期望,这个期望能使我们真的觉得这杯酒更好喝。
2、这种情况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比如,我最崇拜的乔布斯先生绝对是个高手,从 iPhone 的产品发布会,到 iPhone 的广告,到它高昂的价格,都给我们一种“ iPhone 一定很好”的印象。就算使用时偶感不便,觉得性价比不如安卓手机,消费者还是愿意排长队,花大价钱,通过各种渠道,买一台 iPhone 来验证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