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改革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2025-10-26 07:20:04

1、从历史上看,IMF在协调其成员国缓解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救援1982 年拉美债务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促进其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但在特别提款权问题、南北货币关系问题、以及1MF的贷款条件等问题上,其协调能力却引人质疑。

2、欧元的产生与运作,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SDRs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疑将带来严峻的挑战。从经济实力来看,统一货币后的欧盟国家GDP在1996 年占经合组织的38.3%,而美国只占32.5%,日本则占20.5%,以这种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欧元,在一定时期内有望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挤占美元所占的一部分份额,并可能在中长期内动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未来国际储备体系中美、欧两极强,日本一极弱的非对称三级的局面。同样作为信用货币,欧元却在天然禀赋上优于SDRs

3、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角度考察,虽然作为篮子货币的SDRs的价值也很稳定,但从作为信用货币其价值所必须依靠的信用源泉来讲,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作用,显然要比IMF在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上的作用大得多。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角度考察,在非官方结算之中,SDRs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欧元不但可作非官方结算货币,而且还可作区域内统一的流通货币,可以预见,欧元被非官方欢迎的程度将是 SDRs无法比拟的。至今未达到在其创立之初所设想的成为世界主要清偿力目标的SDRs,在欧元的挑战之下将会更加暴露出其内在缺陷性,从而动摇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