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汉至元的政治制度
1、 汉朝
1、汉承秦制;建立“中朝”制度;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
2、设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
1、完善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2、唐代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加强中央集权;
3、宋朝: A设“参知政事”(副丞相);分散宰相离仗的行政权;
B设枢密史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三司总理财塑裁矿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元朝大都沿用宋朝)
4、元朝:行省制
5、行省相关知识点:
1、含义: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区划);
2、设置: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的“腹里”,管理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的宣政院辖区;下设路、府、州、县各级。
3、权力: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民政事务上报中书省,军娃此政事务上报枢密院。官员不得更改赋税,不得调动军队,定期觐见皇帝,述职。受监察机构监督,并省官互迁。
4、影响:(1)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9
阅读量:21
阅读量:24
阅读量:41
阅读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