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复习概要:[2]

2025-10-16 12:04:15

第2章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1.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a)结构模型(研究结构模型的核心是体系结构描述语言。);(b)框架模型;(c)动态模型;(d)过程模型;(e)功能模型。(最常用的是结构模型和动态模型。)

2.“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视角包括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而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来说,侧重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比较侧重于从逻辑视图和开发视图来描述系统,而对于实时控制系统来说,则比较注重于从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来描述系统。

3.“4+1”模型的迭代过程:场景驱动的方法。

4.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由5种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角色。

5.软件过程:需求分析、建立体系结构、设计、实现、测试。

6.软件具有功能特性和非功能特性。功能特性主要是直接针对客户的功能需求,多数是容易感知和判断的。非功能特性对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可操作性及对计算机资源的使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7.非功能特性主要包括:(a)系统的可变性(包括四个方面: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重构性、可移植性。);(b)互操作性;(c)效率;(d)可靠性(包括:容错性、健壮性。);(e)可测试性;(f)可重用性。

(共篇)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