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混吃等死的中年危机?
1、在职场里,有一种特殊的人群叫“职场囚徒”:他们缺乏动力,效率低下,但也不打算另谋高就。他们就像困在牢笼里面的囚徒,既不满意囚困生活,却又没勇气推开牢门。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调研中,这群“囚徒”在内心充满了埋怨,埋怨公司对自己不公,挑剔别人的低能,然而却对现实有深深的无力感。
埋怨现实,给自己设限,你就输了。
1、说到底,一个人油腻不前,深层原因就是焦虑过度。
因为焦虑,所以束手无策,既然羡慕着别人,就不如和别人一样混着吧。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我只同意一半,人的痛苦其实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
否则,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鄙视链,就不会有那么多“标签侠”,一个笑容可掬对你毫无杀伤力的中年男人,拿个保温杯也会被那么多人拿出来吊打。
比较中,可以产生优越感。
比较,也可以产生致命的沮丧。
任何一种情绪都困囿着你大踏步走向更好的人生。
1、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连下班后遇到的每张面孔都在意料之中。
在这样沉闷的日子里挣扎,唯一路途,就是找到一个这样的技能兴趣点。
这世界,只有爱,才能解决一切激情问题。
1、速成心态最害人。
没有个一万个小时的努力还妄想成为专家,简直就是对“专家”两个字的侮辱。
郎朗也够天才的了,3岁就开始学钢琴,9岁就上中央音乐学院,几十年后的现在还保持每天3小时练琴。
“成功”两个字,从来都不是充话费送的。你没练够1万小时就乖乖滚回去继续努力,别再论述世界的不公平,以及混吃等死的必要性。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一个刚在职场打拼了几年的年轻人,一定觉得油腻的中年离你很远。
但是混吃等死的那种焦灼,比“油腻”更滑,更容易让你不经意一摔成了脚朝天。
有过监狱经历的作家徐晓在她的《半生为人》中写过: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哪怕知道改变不易,哪怕被削去理想和棱角,哪怕被人嘲笑事儿逼,心里那点热血要是干涸了,你何止是油腻,你是真正的废了。